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特別企劃
發燒話題
 
*
基改食品知多少?  
 
*
瞭解、認識、面對Ebola  
 
*
搭機旅行的一些安全小常識  
 
*
硒和維他命E不能預防攝護腺癌?  
 
醫事人員介紹
 
 
醫療團隊
 
*
     
     
   前期發燒話題
   前期醫事人員介紹
   前期醫療團隊

 

 

 

 

 

 

 

 


瞭解、認識、面對Ebola
內容下載 :
 

近日來國際間伊波拉病毒疫情嚴峻,讓人聞之色變,從一開始的西非嚴重疫情,陸續在美國、西班牙也有零星病例發生,加上國際間人們頻繁的移動與轉機,讓原本以為西非很遙遠的臺灣民眾,瞬間有種伊波拉病毒就在門口徘徊的隱憂。一般民眾除透過電影或新聞報導大致知道該疾病的傳播率和致死率頗高外,在此也提供一些伊波拉病毒的相關資訊,以供民眾做好及早因應、正確防護。

伊波拉病毒疫情哪來的?
自有紀錄以來,1976年伊波拉病毒疫情首次在非洲蘇丹及薩伊共和國(現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數十年來陸續出現零星疫情;最近這次疫情的爆發,則始於2013年底的西非幾內亞,不僅病例及死亡人數快速增加,還蔓延至鄰近國家,規模為歷年之最,統計至2014年10月底,已累積1萬3千多名病例,造成約5千人死亡,死亡率約為40%。
此次疫情之起因為在幾內亞有一2歲幼童可能接觸到蝙蝠、猴子或被伊波拉病毒污染的環境而感染死亡,家人亦陸續病發不治。因地域關係,親友分別從不同國家前來參加喪禮,並依風俗親吻、擁抱屍體,造成感染率大增,並讓疫情擴展至相鄰國家。此外,該地民眾對於政府及西方醫療的不信任,更是造成大規模疫情爆發的主因。

感染到伊波拉病毒會有什麼症狀?
伊波拉病毒潛伏期約2~21天,平均為4–10天,此時並不會將病毒傳染給別人,但發病後即具傳染性。感染後,其初期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與咽喉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病程進展到越後面,病毒量亦越高,死亡率為50-90%。就算症狀痊癒後,男性病患於康復後三個月內,精液仍可能帶有病毒。

伊波拉病毒如何傳染?
在非洲,主要是接觸到受感染的果蝠(一種蝙蝠),或是透過中間宿主之野生動物,例如受感染的猴、猿等再傳染給人。 而人與人間的傳染,主要為「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其屍體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是「間接接觸」到被感染者體液所污染的環境而感染。所幸,至今尚未有藉由空氣微粒(aerosols)傳播的案例報告。 因這波疫情的被感染者,其病程多會發生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因此病人本身,及其嘔吐物、排泄物等所含的病毒都會造成環境上的污染,使照護者或家人暴露在不安全的環境中;最近美國幾起醫護人員因照顧境外移入病患被感染之情況,主因可能就是在照顧病患後,脫除個人防護裝備時不自覺自我汙染。

動動腦???
照護者如接觸到病患的嘔吐物、排泄物(如糞便),是否有感染之風險?

動動腦???
照護者如接觸到病患曾使用過的洗手台、馬桶、椅子,是否有感染之風險?

答:此屬直接接觸,有感染之風險。需做好防護措施,才能清潔嘔吐物及排泄物。

答:此屬間接接觸,也有感染之風險。需做好防護措施才能清潔病患接觸過的環境。

如何治療?有否疫苗?
目前無特定或標準治療方法,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因目前多數病患多以腸胃道病症表現,如嘔吐、腹瀉,故需保持病患體液及電解質平衡,另留意維持血壓及氧氣狀況、補充失血和凝血因子、併發性感染的治療等。外電消息中也提到目前對抗伊波拉病毒的藥物,皆處於實驗階段;且尚無有效可施打之疫苗,可對抗此病毒。

民眾應如何做?(如何避免感染、防護方式、就醫時需配合?旅遊需配合?)
★民眾應盡量避免前往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疫區
疾病管制署已針對此次伊波拉病毒疫情,提出國際間旅遊建議如下

非洲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

第三級警告(Warning)
避免所有非必要旅遊

剛果民主共和國

第二級警示(Alert)
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

奈及利亞

第一級注意(Watch)
提醒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

★如真的非去不可,請確實落實「二不一要」二不一要

  • 身處疫區「」接觸野生動物
    在流行地區,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動物。食用肉類前應煮熟。
  • 身處疫區「」到醫院探病或接觸病人
    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如需照顧病患則應配戴手套及合適之個人防護裝備。
  • 返國21天,若有不適「」就醫,
    • 國內自10月21日起實施西非伊波拉疫區入境旅客,需填寫「伊波拉入境申報卡(藍卡)」並主動向機場檢疫站報到
    • 返國後應自主健康管理21天、每天早晚量測體溫,追蹤其健康狀況
    • 如出現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由疾管署協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T.O.C.C.(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 及群聚Cluster情形)

臺大醫院因應伊波拉病毒疫情目前已追蹤及掌握該疫情訊息、增購相關防護裝備、工作同仁教育訓練、安排專責照護病房和動線、疫情應變演習等,為民眾及醫護同仁建立防護策略。此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典型,類似一般感冒症狀,因此民眾有感冒症狀,應立即配戴口罩、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儘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的接觸史和旅遊史。 如欲瞭解更多伊波拉病毒疫情,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民眾版)(https://www.cdc.gov.tw/Index.aspx)取得更多資訊。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民眾版)https://www.cdc.gov.tw/Index.aspx

 

感染控制中心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