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除了手術外,還有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而此兩種治療往往會破壞快速生長的細胞,口腔黏膜細胞就是其一。受影響的部位可能包含嘴唇或擴及牙齒、牙齦到咽喉的黏膜,甚至影響口水的分泌。不同的癌症治療,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率亦有所不同。口腔黏膜炎大部分會在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開始的4~7天後發生,治療結束數週後消失,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但別擔心,重點是該如何好好照顧自己,減少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對身體的衝擊!
俗話說得好,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口腔清潔與濕潤將有助於預防口腔黏膜炎的發生,還沒破的時候,就應該養成習慣,落實下列的照護方式,將可有效的預防口腔黏膜炎的發生或降低其嚴重度。
預防口腔黏膜炎的自我照顧:
日常口腔清潔方式
- 建議每日拿手電筒,照鏡子,自我檢查口腔黏膜。
- 三餐飯後及睡前要刷牙,輕輕刷,慢慢刷,一次至少90秒,不要過於急促或用力,避免傷及脆弱的口腔黏膜。勿使用電動牙刷,避免牙齦損傷;牙刷的選擇,建議使用小頭、超軟刷毛的牙刷,如果覺得刷毛太硬,會刺痛,使用前請您先泡30秒以上的熱水以軟化刷毛。牙刷未使用時應置放於乾淨通風的地方,牙刷更換頻率至少一個月一次。牙線:一天一次,有蠟或無蠟都可以。
- 嘴唇護理:可以持續使用含水或含蘆薈護脣膏以保持嘴唇的濕潤。
漱口水的選擇
不可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市售漱口水!
另外,提供你經濟實惠又好用的漱口水選擇
更受傷害。
- 0.9%生理食鹽水,市售在藥局或藥妝店都有販賣泡製好的可以選購,若自行製作,泡製方法為1/2茶匙(2.5公克)的食鹽加入約240ml煮沸過的開水。
- 溫和漱口水:小蘇打水(sodium bicarbonate)或是生理食鹽水及小蘇打混合的漱口水。自行泡製的方式為1/4茶匙的食用鹽加上1/4茶匙的小蘇打粉,再加入25c.c.煮沸過之開水。
漱口水的使用方式
使用室溫或是冰涼的漱口水漱口,至少漱口30秒後將其吐掉。
小蘇打粉可以降低口中酸性,稀釋口腔堆積的口腔黏膜,減少口內真菌類的聚集。刷完牙或是使用牙線清潔牙齒後,建議使用0.9%生理食鹽水15~30c.c.(或溫和漱口水)漱口,每次漱口30秒鐘後將其吐掉。
請注意,生理食鹽水或自行泡製的漱口水每天更換新的一瓶,避免細菌黴菌滋生。
活動假牙的照顧
建議每天移除假牙兩次,並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假牙,每次戴之前需浸泡假牙於漱口液中。假牙使用時間不宜太長,建議至少讓牙齦休息8小時;當有明顯的口腔黏膜炎時則不可配戴假牙直到症狀改善。
飲食方面的照顧
癌症治療難免會影響食慾,可以吃的東西以熟食為主,鼓勵攝取適當熱量及高蛋白質食物,請避免以下食物跟不當的行為:
避免形狀尖銳、脆片或過硬的食物,例如:餅乾、洋芋片、爆米花等。
避免酸性、粗糙、過熱、辣的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咖哩相關料理。
避免含酒精性的飲料。
避免抽菸。
甚麼是口腔黏膜炎,主要症狀是甚麼?
除了黏膜有破,有疼痛情況,像是口乾、味覺和嗅覺的改變、對於食物冷或熱的敏感度增加,牙齒、牙齦、舌頭的感染,甚至吞嚥困難都屬口腔黏膜炎。
口腔黏膜炎的照顧
刷牙一天2~4次,建議白天清醒時可1~2小時漱口一次,夜間依病人狀況可以4小時漱口一次,增加漱口次數;若無法使用牙刷,可使用海棉棒以開水或生理食鹽水潤濕,或者以指頭包裹濕紗布清潔牙齒;若發生疼痛、出血或血小板低於5萬/ul則不建議使用牙線;保持口腔黏膜的清潔與濕潤,將有助於口腔黏膜早日癒合。
口腔黏膜出血時的照顧:
有可能為血小板太低所致,可用冰水漱口,或以紗布加壓出血點,若出血不止,請立即就醫由醫師為您做進一步的處理。
口乾的自我照顧方法
- 隨時攜帶水壺或水杯,方便適時補充水分,咀嚼無糖口香糖或無糖的糖果也可刺激唾液的形成。
- 口含冰塊(以煮沸的開水製成)止血。
- 如果您一直有口乾的情形,建議請教您的醫師或護理師關於人工唾液的使用方法。
口腔黏膜炎疼痛的照顧方式
若是有持續疼痛情形,可以請醫師開止痛漱口水、止痛藥或口內膏使用,以緩解疼痛,若有服用止痛劑,則鼓勵病人定時及進食前使用止痛藥物。
口腔黏膜炎的飲食照顧:
- 建議選擇濕、滑、軟質、好吞嚥、容易咀嚼及吞嚥的食物,例如:布丁、煮熟的燕麥、薯泥、蒸蛋或攪碎的食物;也可以選擇喜愛的冰棒、冰淇淋及軟質食物,如蘋果泥等,較容易吞嚥,同時也可以減少口腔的不適感。
- 若用果汁機或絞碎機處理食物,機器零件需清洗乾淨,以避免感染。
- 建議病人進食要細嚼慢嚥。
- 軟質食物建議加上湯汁等其他液體增加口感,並可減少口腔黏膜損傷。
- 食物請以室溫或放涼後再使用,避免因食物太熱而讓口腔黏膜受損。
口腔黏膜的照顧預防勝於治療,但味覺及嗅覺的改變,需要時間復原,建議嘗試各式食物;然而營養方面也是重要的一環,可請營養師協助。若有疼痛無法吞嚥進食、口腔出現白斑,表示可能有感染情形,或者牙齦出血不止時,請告知醫護人員。
參考文獻 周繡玲,謝嘉芬,李佳諭,江孟冠,紀雯真(民10)。癌症病人口腔黏膜炎臨床照護指引—第二版 2013。腫瘤護理雜誌,13,6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