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到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服務之前,我對於金山的認識就是:金山老街中人手一盤的端鴨肉奇景;店門口前總是有長長的排隊人龍,沒有人就代表已經賣完了的肉包王;有著淒美的傳說故事、又名「夫妻石」的燭臺雙嶼;能將一片遼闊的海景盡收眼底、常是婚紗拍攝地的神祕海岸。喜歡到處遊山玩水與嘗試新事物的我,就連工作也想選擇不一樣的路,所以我從臺大總院藥劑部調來了金山分院,果然,這裡沒有讓我失望。
第一次來到金山分院,我還記得那是個風和日麗的週日下午,朋友幫著我搬家當到宿舍,東西都安置好後我們在醫院外圍走走,但我目力所及就是阡陌水田,空蕩蕩的路上無店家,最近的7-11也要走路大概8分鐘才到,總是在大都市環境生活的我,當時心頭一驚,接下來有好一段時間都要在這裡了,我該如何安排並自理我的生活,是心中的一個徬徨點。
但很快的,我愛上了這裡。剛來的時候,總會有阿公阿嬤伯伯阿姨跟我說:「你新來的吼!」不是因為我看起來很「菜」,而是因為這裡的人互動緊密,一有新面孔出現,很容易就被認出了。平時肉包王的老闆會送包子,地瓜園的主人在盛產季節時會送一箱箱的地瓜,不定時會收到不同的水果像是芭蕉柿子蘋果柚子等等,還有在夏秋之際、季節轉換之時,貼心的提醒我這裡的氣溫會比臺北市區低個兩三度,要多加保暖。金山的天氣雖濕冷,但心都被民眾的熱情暖起來了。
每一次民眾來領藥,與民眾說明藥要如何使用,小從一天吃幾次、吃幾顆,大到吸入劑的使用方式、舌下錠的注意事項,這裡的民眾聽完後總是會笑著跟我說謝謝,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的嘴角也不自覺上揚了,我何其有幸,有個讓我感到快樂的工作。與臺北市區比較不同的是,這裡會用到臺語溝通,好多阿公阿嬤70歲80歲甚至到100歲了都可以自己來領藥,他們會說:「拍謝,哩供構義挖聽謀。」(抱歉,你說國語我聽不懂。)或者是:「挖謀讀冊,嗯罵哩。」(我沒讀書,不識字。)所以來到這裡要學著講臺語,練習著用臺語發藥、用臺語衛教,連去社區做用藥安全宣導,全程一兩個小時也是全臺語!這對於我來講是一個大挑戰,也是一個大進步。
說到去社區做用藥安全宣導,這是以前我在總院從未有過的,來到金山分院這半年來,我去過托老中心、社福大樓、高中、國中、國小,年齡層從小到6歲剛入學兒童,大到80幾歲的阿公阿嬤,每一次的用藥安全宣導都是不一樣的體驗,從中發現到原來平常我們習以為常的用藥習慣,在民眾的認知上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例如:空腹是指什麼時候、忘記服藥該怎麼辦、沒喝完的藥水該如何處理、長期服用慢性病藥是不是會造成腎臟負擔等等,有好多的困惑與迷思都是身為藥師該跟民眾說明與釐清的。
曾聽聞藥師的使命是:「讓社會有藥用,讓民眾會用藥。」來到金山,深刻的體會到這兩句話真正的涵義,在偏鄉地區,也許資源不是那麼容易取得,但也該保障每個人的用藥權益,藥師除了供應藥品,更要讓民眾知道該如何用、怎麼用,才是安全有效。
金山,不只是有湛藍無垠的海景、清幽靜謐的田野、熱情友善的人們,更讓我知道了藥師的意義與價值,表面上看來是我提供所知道的用藥知識給北海岸地區的民眾,實際上他們給我的卻是更多。在金山,這些難能可貴的經驗與感觸,都是珍貴的禮物。
 |
石門社福大樓的阿公阿嬤活到老學到老 |
 |
與臺大藥學系大六實習學生在藥局內合影 |
 |
野柳國小用藥安全宣導,小朋友們都很天真可愛,有問必有答 |
 |
給本院的志工阿姨們上課,阿姨們都很認真,也提出
了許多用藥疑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