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網頁說明  台大醫院:::
   
 
:::

保健園地

 【健康營養補給站】健康護眼料理
 中風病人全關節運動護理指導
 常見用藥Q&A
 讀者Q&A
 【檢驗小百科】X疾病
   
 前期保健園地



 

 



中風病人全關節運動護理指導
內容下載 :
 

肢體癱瘓或偏癱為中風常見之影響活動與日常生活照顧之後遺症,於急性腦中風發生的初期,即需肢體活動照護介入,除了用以維持關節最大的活動度外,也可避免因為關節不活動而造成的關節攣縮、變形,不至於花費更多的醫療介入或是影響後續的復健治療。因此,於中風急性期保持適當的肢體活動、給予關節活動度的保護、減少限制的發生,是刻不容緩的照護措施。

全關節運動可分為主動、協助式主動或被動式運動等三種;主動式全關節運動由病人獨立執行,而協助式主動全關節運動是由病人執行但會接受某些程度的協助,二者都能有助於預防肌肉萎縮與關節攣縮;被動式全關節運動則是由護理師、治療師教導照護者執行,雖無法避免肌肉萎縮,但仍有助於維持關節角度。若病人的健康狀況允許的話,應鼓勵進行主動式全關節運動,因為這些運動牽涉到病人的自我照護能力且能增加獨立、自主控制與自尊;護理師應鼓勵並監督病人每天執行主動和被動全關節運動,且應將主動式全關節運動納入病人的日常生活功能中。

進行被動式全關節活動時,須遵守一些注意事項,才能避免病人或是照護者的傷害。病人本身應注意:正確的姿勢(可以由照護者協助擺位在對稱的姿勢)、符合人體工學的最大關節角度、過程中不應感到疼痛。照護者則應注意:正確的姿勢(避免彎腰駝背)、適當的力道和順序、動作輕柔和緩慢、不要引起病人的疼痛。
進行全關節運動時,應盡可能的進行每個可動關節的活動,並達到全範圍的動作,但不應造成病人的不適,如下圖。

進行全關節運動時,應盡可能的進行每個可動關節的活動

●關節運動的原則:

(一)各關節均需操作,並盡可能達到該病患之最大被動關節活動度,但以不引起病人疼痛為原則。若執行中會引起病人疼痛,則需詢問專業的醫療人員,用以釐清原因。

(二)操作者一手固定關節之近心端,另一手來活動關節之遠心端。其他未活動之關節及肢體應保持固定。

(三)照顧者應每天早中晚協助病人做患側關節運動,要求病人自己做健側關節運動。每回每個動作重複十次。協助病人關節活動時,動作需緩慢、輕柔,並且給予其他關節支托以免受傷。

以肩關節活動為例:

固定其他可動關節,避免甩盪

輕柔的將手臂舉起,保持病人的手心朝內

上抬至肩關節可活動之最大活動度,或病人可忍受之最大關節活動度

固定其他可動關節,避免甩盪

輕柔的將手臂舉起,保持病人的手心朝內

上抬至肩關節可活動之最大活動度,或病人可忍受之最大關節活動度

以下簡述四肢關節所需進行之被動關節運動,建議病人平躺床面上時執行:

肩關節可以將肩部向外展開作向前、向後似開胸運動;將病人手抬高,向上舉到超過頭部或可忍受的高度,動作宜輕柔。其他關節的活動如肘關節運動包括彎曲、伸展、輕轉:將手肘伸平、手肘往上彎曲、手肘左右輕轉等。腕關節運動包括屈曲、伸展、擺動:腕部向內屈曲、腕部伸展與左右擺動等。手指關節運動則有屈曲、伸展:手指握拳與伸展、手指併攏與外展。而下肢的髖關節運動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內收。膝關節運動則以屈曲、伸展為主;踝關節運動有屈曲、伸展、搖擺:以操作者的手臂為支撐,運用身體的力量將足部向膝部伸展後,再將足部下壓,另外還有足踝左右搖擺的動作。而腳趾關節運動則可以進行腳趾向下彎曲,再向上伸展等。

●再次提醒照顧者協助個案進行全關節活動時,須注意之事項如下:

(一)進行足踝全關節活動時,以手抓握病人的腳跟,並以前臂服貼病人的腳底,可採弓箭步,利用大腿的力量進行關節活動,可以避免照顧者腰傷。

進行足踝全關節活動

(二)進行膝、髖關節運動時,照顧者同樣採取弓箭步,手部分別抓握個案的腳踝和膝蓋後方,往個案頭部的方向同時進行髖關節和膝關節的彎曲運動。

進行膝、髖關節運動

規律進行全關節運動有助避免壓瘡發生,並可維持良好的關節活動度,以利後續復健治療的進行。

復健部物理治療師 陳乃鈺
護理部護理長 林瑛釗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訂閱/取消 與我們聯絡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