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隱睪症?
隱睪症是因胚胎發育時,睪丸未降至陰囊,而停留在腹腔與腹股溝之間所致。可分為以下兩種情形:
- 回縮型睪丸:睪丸已下降,但容易因受到外在溫度變化或刺激如緊張、用力大叫等因素,觸診不到睪丸,但心情平靜後睪丸會自動降回到陰囊內。
- . 睪丸未下降:完全觸摸不到睪丸,或觸診得到睪丸但不在陰囊內。
如何被診斷為隱睪症
透過觀察及觸診檢查來判別睪丸是否在陰囊內。
治療方式
睪丸若處於較高的溫度,不利於精子的製造,有可能導致不孕、萎縮或甚至發生惡性轉變的可能。隱睪症的小孩出生後,睪丸仍有自行下降至陰囊的機會,故隱睪症一歲前暫不處理,只需觀察,滿週歲的小孩,若睪丸未降,才需手術矯正,建議在兩歲以前開刀。手術以開刀方式進入腹股溝,找到未降之睪丸將其拉至陰囊內固定,隱睪症若伴隨有同側的疝氣,手術時疝氣囊將一併處理。
手術後注意事項
飲食:手術後意識完全清醒(約術後2小時),即可試喝水,沒有嘔吐或不適即可逐漸正常進食。飲食上無特殊限制,可與小孩平時之進食狀況相同。
傷口照顧:
- 手術返回病房後,傷口處有時會有少許血跡的現象,只要範圍未繼續擴大是沒關係的,請勿驚慌。
- 手術後傷口會用紗布及透明敷料覆蓋,要保持傷口清潔和乾燥,勿拆除敷料;固定睪丸的縫線,通常是用半人工合成的線,不用拆線。
- 手術後鼠蹊部或陰囊會有腫脹瘀青情形,約1~2星期會逐漸消退。
- 較小的孩子,必須定時更換尿布,以減少傷口污染而增加感染的風險。
活動:手術後建議三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減少碰撞機會。
藥物:手術後會有疼痛情形,可服用醫師開立之止痛藥。有些小孩會有發燒現象,請依醫囑服用退燒藥。
返院追蹤:手術後若無特殊變化經醫師同意即可出院,一週後回診觀察傷口,並持續追蹤半年觀察睪丸發育情形。手術後返家若傷口有異常分泌物、發高燒等應返院就診。
參考資料
李慈音(2014)‧兒童泌尿統疾病及其護理‧於陳月枝總校閱,實用兒科護理 (七版,604-606)‧台北市: 華杏。 賴鴻緒(2008)‧隱睪症‧圖解小兒外科常見疾病(初版,126-139 頁)‧ 台北市: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