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下載 : |
 |
|
|
膀胱輸尿管逆流是兒童常見的泌尿系統異常,大約每一百個小朋友會有一人有此問題。治療膀胱輸尿管逆流的原則是保護腎臟功能和避免腎盂腎炎。小朋友的年紀、性別、逆流程度、腎功能、解剖學異常和是否伴隨其他排尿和儲尿症狀都會影響病情的嚴重程度。
膀胱輸尿管逆流的定義是:排尿時,尿液向上逆流至輸尿管或腎臟的腎盂與腎盞,依其在排尿時之膀胱攝影顯影劑逆流的程度共分為五級。
第一級:尿液逆流至輸尿管。
第二級:尿液逆流至腎臟的腎盂,但未影響腎臟結構。
第三級:尿液逆流造成輸尿管和集尿系統擴張。
第四級:尿液逆流至輸尿管、腎盂和腎盞。
第五級:尿液逆流造成輸尿管彎曲和嚴重水腎。
有些小嬰兒於產前檢查即被發現有腎臟水腫,其中四分之一的成因即為膀胱輸尿管逆流。第一級和第二級的膀胱輸尿管逆流80%會在五歲前自動消除。第三級到第五級的膀胱輸尿管逆流,也有30~50%會消失。在沒有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情況下,膀胱輸尿管逆流是不會損傷腎臟的。因此,面對膀胱輸尿管逆流,預防、減少和治療泌尿道感染是最重要的。在膀胱輸尿管逆流造成腎臟損傷和結痂的病患中,有10~20%的兒童發生高血壓和末期腎病。
評估膀胱輸尿管逆流的檢查內容包括:問診、血壓、驗尿、尿液培養、抽血量測肌酐酸、腎臟膀胱超音波、排尿期膀胱尿道攝影和DMSA腎臟掃描。兒童的DMSA腎臟掃描如呈現正常,患兒發生腎臟損傷的機率較低。因泌尿道感染發燒且腎臟超音波檢查異常的兒童,建議做排尿期膀胱尿道攝影檢查。如確診膀胱輸尿管逆流,需要進一步做DMSA腎臟掃描。如患兒合併有下尿路症狀,如能矯正下尿路症狀,逆流較有消失的可能。
膀胱輸尿管逆流的治療包括:觀察、間歇性或持續性抗生素、內視鏡玻尿酸注射和手術重接。包皮環切術也有助於減少泌尿道感染。持續使用預防性抗生素通常用於第三第四級膀胱輸尿管逆流且反覆泌尿道感染的兒童。手術重建則通常用於高級別且不隨年紀消除的膀胱輸尿管逆流。
參考資料
- Duckett, J.W., et al. Surgical results: International Reflux Study in Children--United States branch. J Urol, 1992. 148: 1674J Urol, 1992. 148: 167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507881
- Lipski, B.A., et al. Voiding dysfunction after bilateral extravesical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J Urol, 1998. 159: 10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474222
- Marchini, G.S., et al. Robotic 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in children: case matched comparative study with open surgical approach. J Urol, 2011. 185: 187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4742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