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覺得其原因中,有兩個是很重要的,
- 一是醫護人員沒有妥善告知患者及家屬骨折的重要後果與如何治療,也沒有妥善安排後續的檢查與治療流程,
- 第二是病人害怕某些骨鬆藥物的副作用而不願意服藥,而最常被提到的副作用,就是牙床骨的感染及缺血性壞死,造成「牙齒掉落,牙床骨骼爛一個洞」。
針對上述的兩個原因,臺大醫院總院的老年醫學部、內科部與骨科部,以及位於西門町的北護分院,率先規劃社區骨折病患的個案管理,並申請世界骨鬆學會的個案代理服務認證,希望以全球一致的先進骨折個案管理標準,與病患及家屬乃至於醫院、市及全國衛生當局共同推廣骨骼健康促進及骨鬆與骨折防治。依此標準,將更能發揮目前已有的診斷及藥物治療方法的效益。
成大研究團隊在今年四月國際骨鬆雜誌(Osteoporosis Int)剛發表以臺灣健保資料為根據的研究,報告臺灣民眾在使用骨鬆藥物後發生牙床骨壞死之風險性,他們發現,在四年之間(2003-2007),使用福善美、鈣穩、或密鈣息這三種最常用的骨鬆藥物,發生牙床骨壞死的風險,一年才萬分之八,而且這三種藥的致病風險都差不多。
臺大醫院牙科、內科、骨科與北護分院的團隊則發表在美國臨床內分泌及代謝醫學雜誌(JCEM),分析2000至2012年,12年間院內使用福善美與鈣穩的一萬多位病患,發生牙床骨壞死的風險。因臺大醫院的病患較多有糖尿病、牙周病、拔牙、類風濕關節炎使用類固醇、高齡老年等狀況,在福善美使用者發生牙床骨壞死的風險統計起來為每年千分之2.3,並不高,而在服用鈣穩者很少見。所以已有骨鬆症或已發生過骨折的病友,只要定期檢查牙齒,治療牙周病,避免不需要的拔牙等手術,應可以放心使用骨鬆藥物,不必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