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台大花絮
*
     
   前期台大花絮

 

 

 

 

 

 

 

:::

我所看見的弱勢族群
內容下載 :
*
 
 在學校修習社會工作的各項專業課程時,教授曾經提醒多去體驗、瞭解各個社會階層的生活,特別是跟我們這群大學生不一樣的生活環境。當時初生之犢的我們尋訪了各地區的臨時工、遊民、賣春的婦女等,激起我們很大的好奇,猶記得當初如何戰戰兢兢地訪問、希望瞭解他們實際的生活樣態。回到學校後,套用各種理論去詮釋、為他們發聲。我所學到的是,不要把個人的處境只看成是個人的選擇,畢竟人在環境中,在社會上有很多個人無法自主的限制,每個人的生活狀況都是依憑很多因素建構起來的。因此,得到較多資源、生活比較優渥的人,他們需要感謝的實在太多了;相對地,生活困頓的人需要社會更多的協助,也許是制度的改變,也許是急難的救助。

我開始第一份工作時,接觸了許多遭遇家庭暴力的倖存者,其中一名擔任水泥工的婦女,讓我深刻地感到,社會資源的弱勢族群要建立一個穩定溫飽的生活環境是多麼艱辛。
她年約 40 歲,她用比她的年齡滄桑許多的語氣說著:「我從小功課就不好,沒有辦法,讀到國中能畢業就不錯了,還好身體算勇健,可以在工地做些粗工,我勤快點、工作就多,這樣才有飯吃,但是做不動的時候,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她育有一兒一女,兒子讀國中,女兒讀國小,因為先生施暴而離婚,單親媽媽的生活很辛苦,她非常努力維持自己跟小孩的生活,全心希望給小孩一個可以吃飽睡暖的環境。她常常告訴自己不能生病,不然要花醫藥費又不能領到額外的獎金。
聽她細述每個月房租、學費、水電費等必要花費,以及自己工作的收入,勉勉強強還夠存下一點點存款。每個月一定要存點錢是她給自己的要求,也是她要給小孩的未來保障。她常會想到萬一做不動的時候,怎麼辦?生活似乎總是暗藏著危機,因此盡量存點錢成了安全感的來源。在掐來算去錢不夠的時候,只能從飲食上面節省一點。然而,水泥工的工作又需要很大的體力支撐,我問她怎麼讓自己吃飽?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所以我常去吃白飯免費的自助餐啊,吃到人家老闆都認識我了」。

她刻苦耐勞,我尊敬她努力生活的踏實與用心,但是不免喟嘆社會資源的分配對她公平嗎?她不會讀書,學歷低,就業時自然以體力工作為主,但是依憑體力營生,對未來的保障又常常不足,生活似乎總是暗藏危機與不安全感。也許每個人的生命總是有危機,生活優渥的人也會有不安全感,可是我不禁思考,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是否承擔了過多的風險?社會資源的分配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更讓人深思的是,她的小孩是從一個什麼樣的起點開始?他們有沒有機會往上層流動?

愛因斯坦留下的名言:「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是他取得了什麼。」對於每一位像她一樣努力生活、付出的人們,祝福他們保有衣食無虞的未來,同時期盼我們的社會對彼此更能互相包容、互相幫助,讓每個人都擁有安全幸福的生活。

 

社會工作室社工師 宋賢儀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