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人愈來愈重視健康,對於很多食品都講求天然,廠商抓準商機,進而推出添加「天然防腐劑」的食品,但這些天然防腐劑是真的「天然」嗎?
防腐劑是食品添加物的其中一類,食品添加物並非「食品」,基於對消費者的安全考量、食品製造及保存的必要,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對食品添加物的成分規格、保存條件、製造條件、使用範圍與用量等都有所規定,避免濫用的危機。臺灣目前核准使用並依用途公告的食品添加物共有17類,所允許的最高添加量是經過動物試驗(毒性試驗)訂定出的規範,且國際間對於部分有安全使用劑量問題的物質,訂定人體每日容許量(ADI),也就是每個人每日連續攝取還不至於發生危險的一日食用量。
防腐劑主要是為了防止食品或其原料腐敗變質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質,可抑制微生物繁殖,以延長食品保存期,預防食物中毒。常規防腐劑是合成化學物質,包括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硫酸鹽,苯甲酸鈉,沒食子酸丙酯和己二烯酸鉀等;而這些防腐劑的添加都有一定的規範,只要是合乎法規劑量添加於食品中,毒性都很低,通常會在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下排出體外,對於人體健康並沒有太大影響。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罐頭食品一律禁止使用防腐劑,若因原料加工或製造技術上必須加入,則應事先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後,才能使用。
而現在坊間常標榜使用的「天然防腐劑」大致包括各種來源的新天然抗菌化合物,包括植物衍生產品(多酚,精油,植物抗菌胜肽plant antimicrobial peptides, pAMPs等),動物衍生產品(溶菌酶,乳過氧化酶,乳鐵蛋白,卵運鐵蛋白,抗菌胜肽,殼聚醣等)以及微生物代謝產物(乳酸鏈球菌素,鏈黴菌素,普魯蘭多糖,ε-聚離胺酸,有機酸等)。這些「天然防腐劑」的抑菌效果各有不同,幾乎沒有一種成分能夠滿足實際需求,因此常常會造成添加劑量過多,或抑菌時效短的問題。事實上,「天然防腐劑」裡面一定含有某些特殊的成分讓食物達到防腐的效果,而只要具有防腐效果基本上都是化學物質,若將這些天然防腐劑拿來檢驗,會發現這些產品必須有特定的化學成分(如:黃酮類、酚類及有機酸類等),才能達到抑菌防腐的效果。
需要去注意的是,這些「天然防腐劑」的結構、毒性或副作用等,是不是有被正面表列納入管理,且正面表列出的結果是不是經過嚴格的毒性測試,及找出可以容許的劑量(ADI值),並制定添加劑量。對於防腐劑,我們應該不需要過度擔心所添加的是不是屬於「天然防腐劑」,或是防腐劑吃多了是不是會變木乃伊,必須思考的反而是,所添加的防腐劑或「天然防腐劑」其劑量是否安全,因為在適當的使用下防腐劑的添加其實是可以被接受的。
如果能吃天然的食物是最好的,但有時為了方便性及食物的保存,添加適量的防腐劑是有必要的,此時政府除了訂定相關規範,更應該要為民眾把關,讓民眾吃得安心。最後,還是鼓勵多選擇天然的食物,均衡飲食才是王道。
參考資料:
- 圖解食品安全全書。易博士文化,2013年12月。
- Lee NK, Paik HD. Status, Antimicrobial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of Natural Preservatives in Livestock Food Systems. Korean J Food Sci Anim Resour. 2016;36(4):547-57. doi: 10.5851/kosfa.2016.36.4.547. Epub 2016 Aug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