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小明自小就有糖尿病,定期由媽媽帶到醫院看診。這天下午,小明坐在候診區等候。這時一位病人家屬手裡拿著一個塑膠袋,裡面裝有使用過的胰島素空針,準備帶來醫院丟棄。一不小心翻倒在地上,掉出數根使用過的胰島素注射針及測血糖針頭在小明椅子旁,小明好奇撿起一支胰島素空針,恰巧蓋子沒蓋好,此時小明突然感到刺痛,媽媽立即向診間護理師表示小明被針扎,傷口在右手大拇指外側,護理師協助處理傷口以優碘消毒後包紮,並安撫小明的情緒,向媽媽說明院內處置流程後即陪同至急診進行後續處理。
針扎為什麼很重要?
因扎傷或血液、體液暴觸而經由血液體液傳播的病原體(blood-borne pathogens)疾病,以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及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為最常見。其感染風險:因經皮刺傷而暴露到感染愛滋病毒的血液,傳染的危險性大約為0.3%;因黏膜接觸到感染愛滋病毒的血液,其傳染的危險性則約為0.09%。經破損的皮膚(non-intact skin)接觸而傳染的機會,應低於黏膜接觸而傳染的機會。接觸到B型肝炎病毒感染風險為6~30%,接觸到C型肝炎病毒其危險性約為1.8%。
醫院做些什麼?
- 明訂預防針扎及處理流程規範:本院訂有「尖銳物傷害與血體液暴露之預防及暴露後處理措施」及發生扎傷依「臺大醫院污染性尖銳器械扎傷及血體液暴露後之處理追蹤流程」處理。
- 發生扎傷或血液、體液暴觸處理流程:
(1)立即告知看診診間護理師協助傷口初步處理及包紮:
- 評估個案傷口部位及狀況和發生情形。
- 皮膚傷口接觸暴露來源病人血液或含血體液的部位,以肥皂和清水沖洗;若為黏膜則用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就好,無須刻意用其他消毒水清洗或擠壓傷口(無證據顯示會降低傳染的危險性)。
(2)事發單位填寫針扎通報單。
(3)事發單位同仁陪同至急診就醫進行抽血檢查:
- 檢驗內容包括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及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以及梅毒(含針扎來源及被扎者)。
- 若感染源不明或病人感染狀況不明,由看診醫師依情況處理。若感染源或病人為高危險群,原則上視為陽性個案處理。
(4)當日急診看診醫師評估扎傷及暴露情形,以及檢驗結果來建議使用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抗愛滋病毒預防性用藥等(於24小時內)。
(5)個案持續至環境及職業醫學部門診追蹤六個月(包括6週、3個月、6個月)。
- 加強宣導與教育:
(1)加強宣導同仁於使用任何尖銳器物(如刀片、針頭、導管內針等)後,應立即置入抗針刺容器中,避免他人扎傷,確實遵循本院制訂之「尖銳物傷害與血體液暴露之預防及暴露後處理措施」。
(2)清潔人員及門診護理師,協助加強留意候診區是否有不當棄置之尖銳物品。
(3)萬一發生扎傷則依「臺大醫院污染性尖銳器械扎傷及血體液暴露後之處理追蹤流程」處理及追蹤。
有您參與更好
為保障病人及醫院同仁(含清潔人員)安全,請幫忙:
- 不隨意棄置尖銳物品如針頭等,尤其是公共區域之一般或回收垃圾桶、廁所垃圾桶等。
- 使用過的尖銳物(如胰島素空針、空針頭、測血糖針頭等)置於適當的收集容器中:
(1)使用無法穿透的有蓋硬殼容器:如利用家中厚的洗衣精瓶子裝。
(2)勿用塑膠袋、紙盒或玻璃罐或薄的寶特瓶裝。
- 於回診時可將適當收集於硬殼容器的尖銳物帶至下列地點回收:
(1)原發放單位回收。
(2)公共回收地點:西址門診大樓1樓內科治療室、西址門診大樓1樓抽血處、兒醫大樓1樓兒童抽血處、兒醫大樓B1抽血處。
- 萬一不小心被針扎,請立即通知附近之醫護同仁協助處理。
針扎是可預防的,為了您的健康及他人的安全,使用過的尖銳物如胰島素針頭、測血糖針頭請勿隨意丟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