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有媒體委託一般大學實驗室檢測出市售鮮奶含有抗生素、塑化劑、雌激素、鎮定劑等代謝物質,並於「牛奶的駭人真相」報導中揭露,在此食安事件頻傳,草木皆兵的當下,造成全民譁然及恐慌,話題性十足。
對於再次在大眾普遍使用的食品中檢測出有害物質,的確會讓人有「又來了!」的沮喪與無耐,然而囿於現實,又實在難以全面性地進行違禁物質的毒性風險評估;民眾承受的只是擔憂害怕,卻沒有實質食安保障;但您「大可以生氣、卻不要恐懼」,誠如Dr. Paracelsus的名言︰「所有的物質都是有毒的;沒有一種物質不是毒物;而毒物與藥物的區別在於劑量是否用對」,就牛乳代謝物而言,一般殘餘量極低,且身體處於動態平衡中,隨時有「解毒系統」運作,可不會輕易讓環境毒物擊垮!
依據一般學理,進行物質檢測時,實驗結果需要完善的「檢驗方法、步驟、檢驗單位認證及判讀流程」,因此,若僅以「氣相層析質譜儀(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進行分析,僅有定性結果,沒有定量數據,此與一般毒物學最需要探討的暴露「頻率」與暴露「劑量」的概念,是不相符的,因此此類報告的正確性及嚴謹程度易受質疑。就學術研究而言,學者的研究應力求正確與公正,對於結果的判讀需要同儕複審,並以得到科學雜誌認證刊登後,增強其實證科學性,尤其若屬於重要民生議題,自然會受矚目且應可受公評。
此外,不論是抗生素、塑化劑、鎮靜劑,還是雌激素,都不是一般正常會在食品中添加的東西,但即使不應該存在的東西,在背景值也常常存在。所以,在這些食品中,上述一些物質或許確實存在,可是濃度或劑量可能與環境背景值差異不大。雖然對多數民眾來說,「有」與「沒有」這些物質的存在,即是判斷食品是否安全的依據;但對毒性評估來講,是否會因為食用含有這些物質的食品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還要考量暴露的「頻率」與「劑量」。所以民眾對於這類僅呈現「定性」的檢查結果,在參考時不要過於憂慮。
縱觀本事件,媒體報導以藥物「代謝物」為標的,而相關單位以藥物「原形」殘留量來認定鮮奶安全性,兩者可說是「檢驗方法與檢驗項目」完全不同,當然陷入各說各話之泥淖。過去食安事件中,不管三聚氰胺還是銅葉綠素,皆落在常規檢驗項目之外,因此,這次鮮奶禁藥殘留事件,反而可以帶給我們一個嶄新的觀念與想法—也許以「代謝物」檢測回推潛在不法藥物使用或不明殘餘毒素,也不失為研究的標的,值得產、官及學界進一步探討。畢竟,面對全球日益複雜且多變的環境,唯有以全新思維為全民食安把關,才可能創造出食安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