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兒童專欄
前期內容
孩子還未入學前,親子相處佔據大部分的家庭時間,父母每天陪孩童進食、洗澡、嬉戲,這些相處時刻所出現的每一個眼神或微笑,自然流露的情感交流,就是最好的互動,如果能夠善用每次的互動契機,即能促發情感交流和溝通。
了解自己的孩子 想想孩子在什麼情境下最愛表達呢?通常是越開心的時候表情、身體動作或說話會增加。因此先了解孩子的喜好,以孩子的喜好建立愉快的親子互動,再藉以誘發語言發展。父母可從生活中觀察孩子喜歡和不喜歡的活動,喜歡被抱抱或被搔癢嗎?喜歡哪一類玩具或音樂?在什麼時候最開心?了解孩童的喜好後,選擇孩子愉快或情緒穩定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誘發親子互動了。
如何誘發親子互動 每個孩子的特質都不同,除了細心觀察孩子的喜好外,下列親子遊戲也可作為參考,例如:躲貓貓、搔癢、把孩子舉高、地板翻滾、藏和找物品、吹泡泡、玩球等,都是容易誘發互動的遊戲,父母透過多次練習後就可找出適合自己的親子互動技巧。
增加與孩子互動的技巧
瞭解孩子的溝通能力 當孩子能持續互動,增加了溝通的機會,接下來我們得了解孩子的溝通能力,才能依其能力促進溝通。溝通包括非語言與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包括表情、眼神、伸手、手指等行為,語言溝通可從溝通功能區分需求句、敘述句、問句、肯否定句、選項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從語言發展歷程了解孩童詞彙和對話的能力。
兒童語言發展歷程 6個月:牙牙學語 1歲:有意義的單字 1歲半:使用雙字 2歲:3-5個字的句子;並用表情、語言、眼神、手指來溝通;能簡單問答 3歲:字詞彙已達1000 左右,使用較長句子 4歲:複雜的長句,連續互動的語言溝通 5歲:複雜適當的口語和非口語溝通;文法正確
了解孩子的溝通能力後,依其語言發展能力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