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兒童專欄
前期內容
何謂慢性中耳炎 所謂慢性中耳炎,就是中耳發炎反覆發作或急性中耳炎未適當治療,感染持續 3 個月以上。 治療方式:藥物治療及局部治療 外科手術 中耳或乳突有不可逆的病理變化:如膽脂瘤,骨髓炎或腐骨形成。 持續重複感染等急性併發症,對內科藥物治療沒反應。 因耳感染造成傳導性聽障可以外科矯治者。
手術前準備
手術後注意事項 開完刀後,等麻醉清醒時,護理師會送病人回病房。回病房臥床休息時,需抬高床頭約 30 度。手術若採全身麻醉,需等麻醉清醒後 6 小時再進食(護理師會明確告知可開始進食時間)。術後可以進食時,病人可先喝開水,當不會覺得噁心、嘔吐等不舒服情況時,再開始進食軟流質飲食,少量多餐。 手術後第一次下床時,必須要有家屬或護理師在旁,如果眩暈嚴重,應臥床休息,暫時不要下床活動,以確保安全。另需注意傷口敷料滲血情況,隨時告知護理師;如果感到頭上所包紮的繃帶太緊或不舒服,請告知醫護人員以評估及處理,勿自行鬆綁。 洗臉或洗澡時,勿將傷口敷料弄濕,女性病人可將頭髮梳向旁側,再用髮夾夾起,以防傷口感染。若開刀傷口疼痛 ≧ 4 分,或疼痛程度無法接受,請告知護理師,護理師會做適當的止痛處理,請勿忍痛。 開刀後需避免擤鼻涕、用力咳嗽、打噴嚏及用力解便(醫師會視情況開立軟便劑),以免耳部壓力升高,影響耳膜修補癒合情形。 於住院期間,醫師會依據病情需要進行換藥;傷口約 7 天可拆線,由醫師更換敷料後即可洗頭,但注意勿讓水進入耳內,以免引起感染。
出院後應注意事項 出院後,洗頭洗澡時,不要讓水進入耳內,以免發炎。亦需避免與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近,以免再感染。 出院後耳內敷料會留存,故仍有血水滲至外耳道,屬於正常現象,請不要自行取出敷料或挖耳道;直到回門診複診時,醫師會視狀況為病人取出耳內敷料。如有膿液、有傷口紅、腫、熱、疼痛加劇或發燒狀況,應儘速就醫。 未經醫師許可,不可游泳、潛水或搭飛機(一般在出院後 3 個月內均禁止以上活動)。術後均衡飲食即可。術後 2~3 個月內應避免提重物及抱小孩(約 10 公斤以上)、捏鼻子吹氣、用力解便。最後,請病人依照醫師指示服藥及定期複診。
參考資料: 林秀香(2008)‧秋冬季節嚴防小兒急性中耳炎.義大醫訊,4(1),59-61。 黃美華(2008)‧淺談慢性中耳炎.義大醫訊,4(1),55-58。 馮容芬、李惠玲、吳麗彬、周繡玲、袁素娟、胡月娟、李嘉蕙、謝珮琳、楊玉娥、陳宇平、李和惠、尹裕君(2009) ‧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四版)‧台北:華杏。
護理部 6C 護理長 王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