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兒童專欄
前期內容
近年來由於臺灣社會環境的快速變遷,許多新興疾病的發生及年輕者癌症的發生率增加,許多女性為了學業、工作、暫時無適合對象、或是為了治療疾病的緣故,必須延遲結婚與生育的計劃,這些現象在現今社會中其實已經越來越普遍了。根據內政部的資料,民國75年時25-29歲女性未婚的比例約為23%,30-34歲未婚的比例僅約7%,但是到了民國102年時,25-29歲未婚的比例高達77%,30-34歲則達48%,晚婚的問題衍生的就是晚育的問題。然而,女性的生育能力是有時間性的,過了35歲之後,除了懷孕時期發生合併症的機會增加,卵巢中經減數分裂產生的卵子發生異常的機會也會增加,自然受孕的機會開始下降;過了40歲後,卵巢的功能退化,除了可誘導出的卵子品質較差外,可以取得的卵子數目也下降。雖然,生兒育女在現代已經不完全是為了傳宗接代、養兒防老,但在部分女性心中,還是將其視為重要的其一人生規劃,因此,卵子冷凍就成為這些有生育計劃女性的選項之一。
雖然最初臺大醫院發展卵子冷凍的技術,主要是為了保留年輕的癌症患者在癌症治癒後的生育能力,但是因為現行人工生殖法並無限制卵子冷凍可以施行的對象,所以只要是無相關疾病的禁忌,婦女不論已婚或未婚,皆可以憑自由意願決定是否要做卵子冷凍。不過接受卵子冷凍還是有些條件需配合,首先若是要解凍卵子,除了必需接受精子顯微注射外,根據現行臺灣法律規定,必須符合為已婚狀態才行(未來是否會因為人口政策改變而更改規定尚不可知)。人工生殖法規定實施人工生殖僅及不孕夫妻,未婚、單親、及同志是不能接受人工生殖技術的,且已冷凍的卵子,若是提供者要求銷毀、提供者死亡、或是保存逾十年但未取得書面要求延期的同意書時,都須予以銷毀。其次,冷凍卵子的進行順序,可經由檢測血液中的抗穆勒式賀爾蒙(AMH)及濾泡週期時的FSH、LH、E2等預測卵巢可能反應,再選擇合適的誘導排卵療程。經約兩週的藥物刺激後,輔以超音波評估卵巢受刺激的反應,再進行經陰道超音波取卵手術。之後,再由實驗室將找出的卵子辨別出其中的成熟卵子予以冷凍。目前冷凍卵子解凍後的存活率超過九成,受精率及懷孕成功率則與新鮮卵子相同。以冷凍卵子受孕成功所生下的孩童,目前數量雖然不多,但至現在為止與新鮮卵子相比,並沒有異常機率發生較高的報告。接受卵子冷凍的過程中所會發生的併發症多與取卵與誘導排卵過程相關:如內出血、感染、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血栓的形成與相關疾病,以及為了接受卵子冷凍的療程而延誤治療其原有疾病的時程等。
雖然,人工生殖技術日新月異,不論是在藥物研發,實驗室的品質及懷孕率上都有長足的進步,但對於卵子老化的議題,還是目前醫學上最難克服的問題。卵子的品質直接與年齡相關。所以,雖然我們並不鼓勵晚生育,但對於不得已要延遲生育的婦女而言,或是為了疾病的治療,需要採用可能會破壞卵巢功能的化學或是放射線治療之前,先行在卵巢尚有功能且年輕時,就將品質較佳的成熟卵子冷凍保存起來,是可行的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