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是指使用化學藥物來治療惡性腫瘤,其目的是用來治療癌症,或是緩解癌細胞生長、遏阻癌細胞擴散、減輕因癌症引起的症狀。醫師會依據每位病人的疾病種類及病程進展來選擇全身性系統給藥(如口服、肌肉或皮下注射、靜脈注射)或是局部給藥(如:動脈給藥、腹腔內給藥、肋膜腔給藥、膀胱內給藥)等方式。
由於化學治療藥物是具有毒性的物質,為維護自身及環境安全,住院注射化療藥物期間需配合醫療人員的指示,依需要使用輸液幫浦,切勿自行調整點滴架高度,或自行關掉輸液幫浦。當有長時間使用輸液幫浦時,行走請小心慢速推行,並宜有照顧者在旁陪伴。注射導管部位應低於點滴輸液,若是輸注管路發生血液回流或注射部位疼痛或紅腫情形,或點滴輸液有任何問題,應立即通知護理師。化學治療期間可於每天早餐前卸除身上厚重衣物並使用同一台體重計來量體重。當出現不適反應例如:噁心、嘔吐、腹瀉、發燒、便秘等副作用,須立即通知醫護人員處理。化療藥物的代謝通常在48小時後由尿液、糞便及其他體液排出,所以如廁前後請務必洗手,無論男女請一律採坐式馬桶,不要使用尿壺或便盆,上完廁所後要蓋上馬桶蓋,連續沖水兩次,以避免尿液中的化療代謝物飄散在空氣中,家屬或照顧者應避免直接接觸排泄物,需戴手套來保護自己。
在平時照護方面需預防感染,儘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戲院、市場、百貨公司)及接觸有感冒或患有傳染性疾病(帶狀皰疹、水痘及麻疹)的人,外出時應戴口罩,口罩原則是每日更換,若潮濕應立即更換。家中應避免飼養小動物,若已飼養,應避免與牠有親密動作(如抱在懷中或親牠),以預防吸入致病菌或皮膚感染。家中勿堆積垃圾,應保持空氣流通及環境清潔。床單、被套、枕套應經常更換,衣物最好可以烘乾或以陽光曝曬;若有使用空氣淨化機,濾網要記得定期更換保持清潔;避免接觸鮮花、盆栽,以減少感染的機會。保持皮膚、口腔與牙齒清潔,餐後需刷牙漱口,若牙齦出血則用棉棒清潔,勿用牙籤剔牙;建議每日淋浴或擦澡,更換乾淨衣服及保持皮膚乾淨與完整性。定期使用修剪指甲(避免剪傷手指),指甲緣應剪平,不要用手撕去指甲邊緣的肉刺。建議使用電動刮鬍刀、電動理髮刀替代手動式產品。飲食應均衡,食物以新鮮、清潔、煮熟為原則,並儘量於當餐吃完,避免吃生食(如:生菜沙拉、生魚片),飲用水一定要煮沸過,燒開水至少需煮沸5分鐘;飲料請選擇市售密封式的鋁罐裝或鋁箔包裝,勿購買路邊販賣的現調飲料。
自我照顧方面需每日定時監測體溫,認識感染的預兆,若口(耳)溫大於38.5℃(腋溫大於38℃)、畏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小便有灼熱感,排稀便一天3次以上時,勿先行使用退燒藥,需立即返回醫院就診。
化學治療及照顧是條漫長之路,需多加謹慎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建議病人與家屬或照顧者,可多調適心情,保持正向開朗的心境,一同度過化療期間的種種不適與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