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先生,23 歲男性,在5年前因潛水頸椎受傷,經過長時間治療復健後,仍然有部分手部功能缺損。包括手指無法伸展、彎曲、手部無法抓取東西。造成日常生活很多不方便,需要他人幫忙日常生活起居。經過評估後病人可以利用肌腱轉移的方式,將手部其他部位的肌肉肌腱轉移到比較重要的手指功能部位,進行手部功能重建,以改善病人日常生活品質,增加生活獨立性。
筆者在整形外科是專門負責上肢功能重建部分,之前於 2010~2011 年到美國進修,即是到一個手外科中心進修,專門研習各種手外科手術。在美國參加國際會議,發現到在美國有很多醫學中心專門為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實施上肢功能重建手術,而這種手術在國內是很少見的。
筆者並於今(2013)年 6 月 6 日至 6 月 9 日到香港參加第十一屆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上肢功能重建及復健國際會議(圖一)。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報告他們在這方面的手術發展成果,這些專家主要來自美國、法國、義大利、瑞典、澳洲、紐西蘭等等這些西方比較先進的國家。會中討論了各種手術方式的進展,如何達到最好的手部功能恢復。
以下將就頸椎受傷後四肢癱病人的上肢功能重建做簡略的介紹。
受傷原因
造成頸椎受傷最常見的原因是車禍受傷、從高處跌下、及運動傷害。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這些患者大多數都能存活下來;但很多人會產生四肢癱的後遺症。根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每一百萬人會有 10.4 到 83 個病人脊椎損傷;其中有 1/3 變成四肢癱,四肢無法動。這其中 50%的病人可藉由上肢重建手術而達到功能的改善1。
上肢功能重建現況
有研究指出復健科醫師及手外科醫師認為對於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和其他重建手術比起來,上肢功能重建是最重要的2。
然而實際臨床上,在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實施上肢重建手術的病人很少。主要有以下原因:
上肢功能重建方法
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如果想要進行手部功能重建手術,一般需要等受傷後約一年,等神經功能恢復到穩定的時候,再進行手術。當然在之前就可以先到手外科醫師門診評估適合施行的手術,並實施適當的復健。利用理學檢查,看看那些肌肉還有功能,肌力如何?有時需利用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做輔助評估。然後根據病人的狀況及實際需要,經過討論後,建立治療計劃。把有功能的肌肉列表出來,有些手部功能有多條肌肉共同執行,可以加以重新分配,轉移到最需要肌肉功能的位置。手術的方法主要是肌腱轉移、肌腱固定、關節固定等等。
另外有些病人會有肌肉攣縮的現象,必須實施肌肉攣縮放鬆手術。手術後必須復健一段時間,必須和復健科醫師做很好的合作。
上肢功能重建治療後的好處
這些功能重建手術主要是讓上肢增加以下功能:
對於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接受上肢功能重建手術後,會有以下優點: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增加管理自己日常生活的能力、重新建立自己的社會生活、從事喜歡的休閒活動、恢復保持生活上的隱私、重新建立自己生命的獨特性。
結語
上肢手術之父 Dr. Sterling Bunnell 說過;「對於那些什麼都沒有的人,一點點就很多了。(For those who have nothing, a little is a lot.)」如果能給予這些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手部功能重建,即使只是一點點,相信對於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王先生,23 歲男性,在5年前因潛水頸椎受傷,經過長時間治療復健後,仍然有部分手部功能缺損。包括手指無法伸展、彎曲、手部無法抓取東西。造成日常生活很多不方便,需要他人幫忙日常生活起居。經過評估後病人可以利用肌腱轉移的方式,將手部其他部位的肌肉肌腱轉移到比較重要的手指功能部位,進行手部功能重建,以改善病人日常生活品質,增加生活獨立性。
筆者在整形外科是專門負責上肢功能重建部分,之前於 2010~2011 年到美國進修,即是到一個手外科中心進修,專門研習各種手外科手術。在美國參加國際會議,發現到在美國有很多醫學中心專門為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實施上肢功能重建手術,而這種手術在國內是很少見的。
筆者並於今(2013)年 6 月 6 日至 6 月 9 日到香港參加第十一屆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上肢功能重建及復健國際會議(圖一)。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報告他們在這方面的手術發展成果,這些專家主要來自美國、法國、義大利、瑞典、澳洲、紐西蘭等等這些西方比較先進的國家。會中討論了各種手術方式的進展,如何達到最好的手部功能恢復。
以下將就頸椎受傷後四肢癱病人的上肢功能重建做簡略的介紹。
受傷原因
造成頸椎受傷最常見的原因是車禍受傷、從高處跌下、及運動傷害。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這些患者大多數都能存活下來;但很多人會產生四肢癱的後遺症。根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每一百萬人會有 10.4 到 83 個病人脊椎損傷;其中有 1/3 變成四肢癱,四肢無法動。這其中 50%的病人可藉由上肢重建手術而達到功能的改善1。
上肢功能重建現況
有研究指出復健科醫師及手外科醫師認為對於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和其他重建手術比起來,上肢功能重建是最重要的2。
然而實際臨床上,在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實施上肢重建手術的病人很少。主要有以下原因:
- 大部分頸椎損傷的病人不知道可以利用重建手術來改善手部功能。
- 在非專門手外科醫師醫療機構的臨床工作人員,對於這樣的上肢重建手術也不熟悉。
- 病人不想接受侵襲性太大的重建手術。雖然說接受這種手術的病人很少,但對於接受過這種手術的病人而言,手術後滿意度都很高1。
上肢功能重建方法
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如果想要進行手部功能重建手術,一般需要等受傷後約一年,等神經功能恢復到穩定的時候,再進行手術。當然在之前就可以先到手外科醫師門診評估適合施行的手術,並實施適當的復健。利用理學檢查,看看那些肌肉還有功能,肌力如何?有時需利用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做輔助評估。然後根據病人的狀況及實際需要,經過討論後,建立治療計劃。把有功能的肌肉列表出來,有些手部功能有多條肌肉共同執行,可以加以重新分配,轉移到最需要肌肉功能的位置。手術的方法主要是肌腱轉移、肌腱固定、關節固定等等。
另外有些病人會有肌肉攣縮的現象,必須實施肌肉攣縮放鬆手術。手術後必須復健一段時間,必須和復健科醫師做很好的合作。
上肢功能重建治療後的好處
這些功能重建手術主要是讓上肢增加以下功能:
- 手肘有辦法伸直:可以幫助病人伸手拿高處的東西,改善駕駛車輛能力,幫助推動輪椅,幫忙身體移位(包括從床上移到輪椅及移回床上)。
- 手腕及手指可以主動彎曲、伸展:可以拿取比較大的東西、刷牙、吃飯、做一些日常生活的活動。
- 大拇指可以和食指靠在一起:方便拿較小的東西,做一些較精細的動作,例如拿筆寫字、拿鑰匙開門、穿衣服等等。
對於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接受上肢功能重建手術後,會有以下優點: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增加管理自己日常生活的能力、重新建立自己的社會生活、從事喜歡的休閒活動、恢復保持生活上的隱私、重新建立自己生命的獨特性。
結語
上肢手術之父 Dr. Sterling Bunnell 說過;「對於那些什麼都沒有的人,一點點就很多了。(For those who have nothing, a little is a lot.)」如果能給予這些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病人手部功能重建,即使只是一點點,相信對於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 |
圖一:第十一屆頸椎損傷後四肢癱的上肢功能重建及復健國際會議 |
參考文獻:
- Jaspers FFJH.et al.2011 Long-term patient satisfaction after reconstructive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to improve arm-hand function in tetraplegia.
- Curtin CM. et al.2007 Opinions on the treatment of people with tetraplegia: contrasting perceptions of physiatrists and hand surgeons.
外科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謝榮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