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由整體評估與理學檢查後,診斷為膽結石造成急性膽囊炎,開始了一連串的治療。以下僅就膽囊為何物、膽囊炎分類、急性病因、症狀、診斷、治療與預防等,介紹如下:
一、膽囊為何物?
膽囊是一個附屬於肝外膽管的器官,呈現梨形,長徑約 8~12 公分,短徑約 4~6 公分,其總容量約 30~50 毫升、是可伸縮的囊狀物。正常狀態可暫儲存肝臟所製造的膽汁,並依飲食中食物的種類做適當的分泌,以調節腸道酸鹼值,活化消化酵素,達到輔助消化吸收的功能,尤其對高油脂性食物,膽囊儲存的膽汁,更具有幫助消化的功能。
二、膽囊炎可分為
- 急性:90%由膽結石阻塞於膽囊管而造成。
- 慢性:膽壁增厚,不一定有症狀。
三、急性膽囊炎病因
- 結石性膽囊炎:膽石多梗塞於膽管處,由於膽汁不能正常流入腸道,而聚積於膽囊內,刺激膽囊壁,而發生炎症變化。
- 無膽石性膽囊炎:通常是手術後禁食過久,或結節性動脈週圍炎(periarteritisnodosa) 或有敗血症的病人發生,一般常見於老年長者。
四、症狀
- 畏寒、發燒。
- 右上腹壓痛,深呼吸時會使得右側鎖骨中線或更外側近肝臟下緣處之壓痛加重(Murphy’s sign),這種疼痛常常牽連到背部、右肩。
- 噁心、嘔吐。
- 合併膽道阻塞時可能出現漸增性黃疸、茶色尿、灰白便。
五、急性膽囊炎診斷
- 血液檢驗:呈現白血球增生、血清轉氨脢(GOT/GPT)和鹼性磷酸脢可能升高,甚至膽紅素或澱粉脢上升。
- 腹部超音波檢查:因為方便且非侵襲性,是常用來偵測肝膽管結石的第一線診斷工具;當總膽管因結石出現膽汁滯留時,膽管會出現擴張,膽囊飽脹,甚至直視到結石位置及大小。
- 電腦斷層攝影:在西方國家,常用來瞭解肝膽管構造和結石性質,主要原因為西方病人體型肥胖,腹部超音波檢查用於診斷上較受限制;但電腦斷層檢查的技術與設備層面複雜性較高,有方便性不足和費用高的缺點,而且若結石太小,往往容易有診斷上的誤差。
- 核磁共振膽胰管造影(MRCP: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目前已漸被接受為另一種不具侵犯性的檢查,而可以清楚顯示膽胰管之解剖構造與膽道之結石。若懷疑同時有膽道阻塞或膽管結石時可考慮安排。
六、急性膽囊炎治療
- 採取禁食、補充靜脈輸液以及投予抗生素治療。
- 內科性治療: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
- 外科治療:膽囊切除術。
- 飲食治療:待急性期緩解後,可採清淡、低脂、低膽固醇飲食。
七、預防
- 控制飲食:避免吃太飽、採低脂、低膽固醇,適量使用膳食纖維。
- 少量多餐:藉由反覆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泄。
- 充足水分攝取:每日1,500~2,000 cc水分有利於膽汁稀釋。
參考文獻
- 陳清富、王蒼恩、林錫泉、張文熊、施壽全(2008)‧急性氣腫性膽囊炎,內科學誌,(19),360-364。
- 譚健民(2008)‧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的認知,台灣醫界51(4),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