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學部總醫師 王姵涵 |
|||||||||||||
前言 很多家長在替孩子刷牙或照顧口腔時,發現小朋友的牙齒出現黑色的區域,可能是集中在某些地方,也可能是分散出現,家長第一個反應常常是:「是不是蛀牙了?」在兒童牙科門診也常見因為這個問題而來就診的家長。以下列出並介紹一些常見會使牙齒變黑的原因,最後再回歸這個問題本身。 初期齲齒/齲齒 第一就是家長最常擔心的蛀牙引起的變色。蛀牙是怎麼產生的呢?口腔中的某些菌叢會代謝糖分後會產生酸,如果清潔不當殘留,會逐漸侵蝕牙齒,使得琺瑯質表面的礦物質流失,也就是我們說的脫鈣,這個時期處於還有可能再礦化的早期階段。如果沒有改善或處理,酸會繼續侵蝕,形成凹洞,也就是我們說的蛀牙,如果再更深入一點,穿透琺瑯質進入象牙質,可能會引起敏感或疼痛。進一步惡化時,細菌可能侵入牙髓,引發劇烈牙痛或牙髓炎。
牙齒外傷 牙齒在發育過程中或是生長出來後遇到外力撞擊,可能導致牙齒某部分變色。這是因為牙齒內的牙髓受到刺激,內部的微血管出血,血紅色素沉澱後在牙齒內部堆積,使得牙齒透出深灰色或是粉紅色的顏色。這種牙齒的變色雖然不是蛀牙,但可能會是永久性的,並也可能合併一些跟神經相關的症狀例如牙痛或是牙齦腫痛,建議儘早讓專業人員評估,讓牙齒在受到創傷後有更好的預後。
牙齒發育異常 某些先天性的牙齒發育異常,例如牙釉質發育不全(amelogenesis imperfecta)、牙本質發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牙本質不全症(dentin dysplasia)等會導致牙齒的鈣化程度有比較差的品質,使牙齒的結構更脆弱,這類牙齒外觀常呈現比正常牙齒深的顏色,並且有些合併表面的缺陷,不只影響美觀,也增加清潔上的困難,齒質較脆弱也更容易形成蛀牙,這些疾病也常是遺傳疾病,父母或親人有可能也有同樣的徵狀。
色素堆積/沉澱
有些黑色的部分是由於色素的堆積或是沈澱,而這又可分為外部原因和內在因素。外部原因通常由於飲食習慣,包含孩子經常飲用深色飲品(如茶、可樂)或食用色素含量高或是黏性的食物,像是巧克力、柑橘等等,或是清潔狀況不佳,刷牙不夠確實,都可能導致色素累積,使得牙齒表面,尤其是在靠牙齦處容易有深色的染色。
遇到疑似蛀牙的黑色區域,家長可以怎麼做?
結語 不是所有黑黑的牙齒都是蛀牙,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定期檢查與良好習慣才是守護孩子牙齒健康的最佳方式。如果您對孩子的牙齒有疑問,歡迎帶孩子來讓牙醫師評估,別讓小黑點成為大問題!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