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企劃

 

:::
隱形的疾病 如何發覺及面對老年憂鬱
內容下載:
 
關於高齡長輩的身體狀況,以精神科醫師角度來看,有兩個需要特別留意的疾病,一個是失智症,之前俗稱老人癡呆,因病名比較難聽加上有汙名化老年人,造成對失智症就醫抗拒,還好在更改病名之後,讓民眾對於失智症的接受度提高,比較容易發現並願意配合就醫治療。第二個是老年憂鬱,老年憂鬱比起一般外顯的身體疾病更難察覺,有些人無法察覺自己的憂鬱,可以說是隱形的疾病。然而憂鬱本身就是很複雜的疾病,國外調查50~60歲以上患有憂鬱症的患者比例,都是所有年齡層最高的。老年憂鬱症有些是早發在中年,有些是晚年,甚至是反覆發生的,因此要特別注意。

老年憂鬱的病因很多,一般可以歸為兩大類,第一、身體狀況退步以及病痛;第二、生活沒有重心,比如在退休後或是小孩長大離家後。人體的機能本來就會逐漸退步,這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如同我們年紀大了之後膝蓋會退化一樣。因此當隨著年齡增長,多了幾個身體狀況,其實很難發現異狀,尤其在亞洲文化下,比較不講自己心裡的苦,當情緒低落時也不太習慣告訴身邊的人。所以身旁的人通常查覺到的跡象,既像憂鬱又像失智、精神不好,此時需經過比較明確的診斷才能判斷是否為老年憂鬱症。


至於如何判斷身邊家人有老年憂鬱症呢?一般說來可從生活是否遇到變化、反應是否越來越少、對於生活是否沒動力等情形來初步懷疑,接下來則需要經過專業評估、醫師判斷,甚至是醫療影像的協助才能確診。還好在臺灣就醫很方便,老年精神醫療資源也多,從基層診所到醫學中心都可以尋求醫療協助。


得到老年憂鬱症有甚麼生理及心理變化呢?大致可分三大類,第一類是情緒方面:例如沒有活力,或是本來喜歡的事現在不做了。第二類是想法方面:覺得沒有用、負面情緒上升、覺得自己沒價值、未來沒有希望等等。第三類是身體方面:體力變差、食慾及睡眠變不好等等。老年憂鬱與成人憂鬱最大的差別是老年憂鬱更難以說出自己變不好,但對於憂鬱狀況所造成的身體病痛,因為比較明顯且感受強烈,較容易講出口,因此身邊的家人朋友可能可以透過詢問身體狀況方式來察覺。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方式有藥物與非藥物,兩者都很重要,但比起其他病症或成年、青少年的憂鬱症,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會更著重在非藥物的部分,例如生活安排的介入,可以幫老人家在空閒時間安排社區大學或住宅社區間的小活動、或去長照2.0健康促進據點上課,在創造生活重心、安排活動之餘,也能學到新的東西,不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價值往下掉。參加病友團體也會有幫助,在團體裡可以互相扶持,感覺自己比別人好或不好的地方,因為生病的人通常會覺得,為什麼是我發生,以及為什麼只有我,這時在團體中就可以得到支持及幫助。建議加入相關病友團體前能夠先就醫,由醫師確認病況嚴重程度後,再評估適合參加的是日間照顧中心或健康促進機構,這些治療都是流動式的,可依據狀況好壞隨時調整,給予最大的協助。


老年憂鬱症的協助資源現在都整合在長照體系中,尤其各地都有心理衛生中心,就醫非常方便。憂鬱症與一般疾病一樣,也有分級醫療的概念,若診所沒有適當的檢查儀器,病人可以轉往醫院就診,在密集治療、病況穩定後再轉回診所持續追蹤。在臺灣,雙向轉診與醫院間的轉診管道都很暢通,當然也要看個人意願,因為醫學中心一般沒有夜診或假日門診,這時住家附近的社區診所就很方便。以分級醫療概念來看,病況穩定後當然可以轉到社區醫院或診所,尤其近年來基層精神醫療機構非常多,資源也很豐富,民眾若選擇就近看診可節省就醫時間,也可讓醫療資源不會過度被耗用。此外,大家對於看精神科的概念也在改變中,逐漸把它當作與一般看診一樣不那麼可怕,遇到壓力大或睡眠狀況不好時,都可以求助精神科。在藥物的掌握和使用上,精神科與心理諮商會有程度上的不同,端看個人選擇。若民眾覺得去心理諮商壓力比較沒那麼大,就可以先去做心理諮商,若心理師或醫師發現不是諮商可以解決時,則會建議轉診至精神科去做診療。總之,願意踏出求援的第一步是最重要的,希望長輩們在遭逢老年憂鬱這個隱形疾病時,都能及時得到關心並受到妥適的處置,在人生下半場活得精彩豐富、安樂自在。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提供: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蘇泓洸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管理師 梁世箴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