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企劃

 

:::
如何面對老年憂鬱
內容下載: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已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14%),隨著臺灣醫療品質獲得國際肯定,健康保險普及率高,可以想見成為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20%)將是不可避免的未來。但如果人們長壽卻發生憂鬱的狀況,不僅無法保有好的生活品質,也會連帶影響身體健康,甚至造成家庭的負擔,所以如何「活得老、活得開心」漸漸成為大家重視的議題。


老人憂鬱較常見於女性、社交隔離、喪偶、離婚、分居的婚姻狀況、社經地位較低、長期患有無法緩解的疼痛、失眠、認知功能障礙等長輩的身上,症狀表現與年輕人不同,他們不會直接說出心情不好或有自殺意念,可能會因為全身同時有多個器官不適而就醫,通常有吃不下、睡不著、胃悶痛、胸口不舒服、身上到處疼痛等主訴,這時醫師就會想到病人可能是因心理影響生理而產生的症狀,進而評估是否已罹患憂鬱症。但臨床上有許多疾病也會讓人看起來像是憂鬱患者,例如:帕金森氏症患者無表情的撲克臉、服用安眠藥產生的無精打采等,這些都必須經過仔細的問診、檢查,來與真正的憂鬱作區別。學界認為憂鬱並非單純僅是心理疾病,有一大部分與生理有關,當腦內分泌的血清張力素(Serotonin)減少時會讓人產生憂鬱的感覺,這時必須服用藥物讓血清張力素回復到正常值,但常有人在服藥2~3個月後因為症狀改善而自行停藥。藥效就像一座水庫,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儲存,直到某個容量才能確保用水無虞,服用這類藥物要能產生作用也必須經過6~9個月的治療,使人體正向回饋進而自行製造足夠濃度的血清張力素,才能真正有效改善憂鬱症狀,所以千萬不可自行停藥,以免治療徒勞無功。


從危險因子中,發現老人憂鬱是有可能提早預防的,例如:鰥寡者尋求第二春、鼓勵獨居或社交隔離的老人多參與活動、走向人群。家中若觀察到老人有憂鬱的狀況,應鼓勵針對症狀規則並積極的就醫,一開始或許會抗拒精神科,此時家人可以尋求老年醫學科或家庭醫學科醫師的協助,經由專業的評估量表及檢查讓病人接受治療。


發生憂鬱的人最不喜歡聽勸「要看開一點」,此時家人可以改用被動的方式,幫他們填滿時間讓無聊的生活變得多采多姿,例如:打電動、玩線上遊戲、抓寶可夢、參加各類社團或支持團體、定期運動等,都會有顯著的改善。老人的心情不好很大一部分是身體不舒服衍生而來的,及時的察覺、給予支持,並鼓勵與陪伴就醫、遵從醫囑規則服藥,將身體照顧好,心情自然也會跟著好。因此建議生活環境中有長輩、或即將成為樂齡一族的人,都應正視老年憂鬱的高危險因子,並及早預防老年憂鬱發生,讓長輩們都能夠享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以共同將臺灣建構為一個健康又有活力的高齡化社會。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提供:老年醫學部主任 詹鼎正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護理師 陳佳淩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