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因為我國法定退休的年齡是65歲,所以這年齡也被界定為老年人,但隨著環境衛生與醫療科技的進步,加上現代人注重身體健康,跟古早同為65歲年紀的人相比,現今的人無論是生理或心理狀況都年輕許多,且平均餘命及壽命也增加,65至74歲的老年人,感覺很像中年人,所以日本老年醫學會正在研議是不是把老年人定在75歲。也因為如此,現代人更希望在活得久之餘,還得要活得優雅、健康又有活力。
多年前社會上開始流行起「初老症候群」這個新名詞,以目前的標準來看,所謂初老大約是50~60歲中間,凡有以下的症狀,例如:血壓、血脂及血糖變高、肌肉無力等,或許我們可以說,生理上的「初老」正逐漸開始。在歷經孔子所說的不惑之年來到知天命或耳順的人生階段,想要活得優雅且健康,有些養生保健的知識必須知曉與警覺,平時我們更應時時互相提醒。
首先民以食為天,在飲食部分,平時應採少鹽、少糖、適量油脂的飲食,三餐要定時定量,且均衡攝取日常生活中的六大類食物,勿吸菸與勿飲酒也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養生之道。在運動部分,俗語說得好:「動則不衰,用則不退」,對於平時即有運動習慣的年輕族群而言,老化後的體力衰退並不明顯,可是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老化的症狀就會變得非常明顯,例如比起年輕時,一運動就會明顯感受到肌肉酸痛、無力、心悸、呼吸喘等等症狀。建議初老現象發生時才想起要運動的人,應該按照健身教練的建議循序漸進地鍛鍊身體、慢慢強化肌力與耐力,而非一開始就做重量訓練或讓心跳血壓產生劇烈改變的運動。規律的運動除了能夠擊退慢性病,擁有好身材及較佳的睡眠品質,也能帶來好心情並且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

每日飲食指南(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其實老化應被定義為一個形容詞、名詞,而非一個動詞。無論您是幾歲的人,都該提早做好這重要的人生規劃,及早的從飲食、運動及生活各方面儲存身體的老本,才能在人生旅途中一路維持健康並且好好的變老,優雅地渡過人生各階段,這麼一來便可不再畏懼所謂初老、熟齡甚至老化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