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ㄚ、一、ㄨ、ㄝ、ㄡ」語言治療師正在幫阿水嬸進行吞嚥訓練。
上星期阿水嬸騎著摩托車要去採買,不料路上一隻狗突然衝出,阿水嬸閃避不及,摔車跌落撞到頭。路人看到趕緊將阿水嬸送到醫院,治療之後恢復狀況不錯,不過卻也因為腦傷影響到吞嚥功能,只好先放置鼻胃管來補充不足的水分和營養。這幾天病情穩定不少,經過醫療團隊評估過後,正開始安排吞嚥訓練。
阿水嬸不喜歡裝著鼻胃管。雖然護理師有叮嚀阿水嬸放置鼻胃管的重要性,而且也知道這只是暫時置放。可是阿水嬸一直覺得有異物感,不時想摸管路。某天下午親戚來探望阿水嬸,阿水嬸又怕裝著鼻胃管不好看,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手握一圈鼻胃管,想把管子拔掉。所幸被親戚發現,趕緊阻止,才避免了鼻胃管自拔的危險,也免除了阿水嬸再重新放置管路的痛苦。
[醫院做些什麼]
依據臺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資料,2016年醫療機構內發生管路安全事件約有1萬件,占所有安全通報案件15%,位居第三名。其中管路安全事件又以鼻胃管自拔或滑脫最多(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016年年報)。雖然鼻胃管放置是常見的醫療處置,自拔或滑脫不會立即危害生命,但仍可能會因為鼻胃管重置造成傷害(吳孟璋等人,2008)。
醫療機構為了預防管路滑脫或病人自拔管路,醫療人員會跟病人及家屬說明鼻胃管放置的重要性,並執行預防管路滑脫或自拔的措施,包含:
- 妥善固定管路,確認管路位置正確。
- 必要時使用保護性約束,避免病人用手拉扯管路。
- 經醫師評估給予適當鎮靜藥物。
- 安排吞嚥評估、吞嚥訓練,盡早移除鼻胃管,讓病人可恢復自行進食。
- 進行病人及照顧者衛教。
此外,放置鼻胃管時也要避免管灌時嗆傷,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因此,醫療人員或照顧者執行鼻胃管管灌時,會重新確認鼻胃管位置、抽取胃容物、維持灌食管通暢與清潔、注意飲食溫度、姿勢和管灌速度等。而若病人係由照顧者進行管灌,應確保照顧者受過醫療人員的訓練,確認可獨立操作才可進行管灌。
[有您參與更好]
為保障病人放置鼻胃管之安全,請協助以下事項:
- 當發生吞嚥困難、無法由口進食的情形,病人及家屬可與醫療團隊人員共同討論治療方式,目前除了以鼻胃管餵食外,亦可採用人工造口的方式進行餵食。
- 若病人已放置鼻胃管,病人及其照顧者均應瞭解鼻胃管放置的重要性及鼻胃管照護的重點。必要時應配合醫療人員進行回覆示教。
- 當發現鼻胃管自拔或管灌時發現管子有滑出現象,應立即聯絡醫療人員重新評估。
[管路安全:多國語言衛教影片]
管路安全(中文) |
Tubing safety Care (英文) |
Chăm sóc an toàn đường ống dẫn (越南文) |
Keamanan Penggunaan Selang (印尼文) |
|
|
|
|
參考文獻
-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016年年報。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TPR統計報表
http://www.patientsafety.mohw.gov.tw/Content/Downloads/List01.aspx?SiteID=1&MmmID=621273303702500244
- 吳孟璋、陳弘洲、康峻宏、陳適卿:鼻胃管症候群:病例報告。台灣復健醫誌2008; 36(4):265-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