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下載 : |
|
|
|
在寶寶出生出院回家後,到入小學之前的兒童,不管是身體發育或是行為發展,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不僅僅是身體不斷成長,其認知、語言、動作、社會適應行為或情緒等各方面,都會按照一定的時程逐漸發展成熟,如果身高體重增加緩慢,出現成長遲緩,或有某些發展步驟沒有跟上一般正常發展的兒童,出現發展遲緩的問題,將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影響。然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還不能表達的很完整,父母或照顧者也可能因為不熟悉而忽略警訊,因此如同成人會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兒童也需要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經由細心的觀察與評估,發現任何可能的異常,才能夠及早介入處理,給予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幫助。
目前國民健康署對每個孩子均補助9次的免費健檢:一歲前有4次;1~2歲有2次;2歲未滿3歲1次、3歲未滿4歲1次、4歲以上未滿7歲1次。未滿2歲的寶寶,因為較常接受預防注射,故可搭配預防注射的時間進行健康檢查。每次的兒童健康檢查會包括身體檢查及健康諮詢兩大部分,醫師會仔細評估孩子的營養及進食狀況,以標準的生長曲線圖來衡量孩子的身長、體重、頭圍等生長狀況是否在正常範圍,並進行完整身體檢查,特別注意有無髖關節發育不良或其他身體疾患等問題,此外也會根據孩子的年齡評估其神經發展能力,如下圖一,以期早期發現發展遲緩的孩子,進行早期療育的轉介。
健康諮詢也是兒童健檢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醫師會提供預防接種史的查詢,以及有關營養、事故傷害預防及口腔保健等方面的問題諮詢,照顧者可以在健檢前先把想問的問題整理好,在諮詢時便可以和醫師做比較完整的討論。除了兒科醫師的檢查外,由於蛀牙與近視在臺灣兒童的發生率很高,因此相關的口腔及視力檢查,也是兒童健檢的重點項目。在寶寶長出第1顆牙後至1歲期間,就可以開始第一次的牙醫檢查,之後應每半年進行一次定期的口腔檢查、衛教及牙齒塗氟;到了3歲半至4歲則是開始視力檢查的理想時機,家長可在家中先教會孩子辨認、並以手勢比劃或言語說出「E」或「C」字視標之缺口方向,之後便可開始至眼科接受定期的視力檢查;兒童的健康檢查時間及項目,可參考下表一。
以上這些兒童健檢的相關資訊,包括兒童相關的健檢結果及預防注射的紀錄,都詳細的記載在兒童健康手冊中,包括很多新手爸媽應該要了解的衛教資訊,手冊中也都收錄的很完整,家長要記得善用手冊,並可詳讀裡面內容,對自己寶寶的健康,便可掌握的更好。
表一 兒童預防保健補助時程及服務項目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兒童健康手冊)
圖一 兒童發展連續圖-1(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兒童健康手冊)
圖二 兒童發展連續圖-2(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兒童健康手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