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端午節是傳統重要節慶,其中「粽子」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由於各地風情南北差異,粽子的選擇多元,若能花點心思自製或選購,即可健健康康過端午。
由於粽子種類繁多,其差異主要還是在於烹調手法和內餡。我們將以六大類食物分類來介紹如何健康吃粽子。
- 全穀根莖類:
糯米為粽子的主要食材,一顆粽子約有3-4份全穀根莖類,熱量約為210~280大卡。由於糯米本身為支鏈澱粉,經長時間水煮後,容易使血糖上升,且多數人吃糯米食物容易腸胃不適,因此,可以試著選擇五穀米(燕麥、糙米等)搭配著使用,不但可以減緩血糖上升,也可以多攝取到膳食纖維。
- 豆魚肉蛋類:
粽子常使用五花肉、鹹鴨蛋當作內餡,雖然是蛋白質食物,但其比例上仍偏低,一顆粽子約僅0.5-1份(35-75大卡)。利用瘦肉、豆干、低脂海鮮或是黃豆作為內餡都是不錯選擇,以減少油脂及加工食品攝取。
- 蔬菜、水果類:
美味的粽子最缺少的其實就是蔬果類。傳統的粽子只有少許香菇提味,但整體而言真的是不太夠。所以,品嚐粽子時,可以來個燙青菜並在飯後吃個水果幫助消化。可以的話,將竹筍、紅蘿蔔、杏鮑菇等食材包入粽內,以可以增加蔬菜攝取量。
- 堅果種子與油脂類:
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粽子其實也有隱藏版油脂。北部粽常以糯米與餡料一同拌炒後蒸熟,相對南部粽只有水煮方式,油脂含量就差很多。
另外,粽香絕對少不了花生米,但花生米屬於油脂類。除了減少花生米的量外,不妨可以用蓮子、栗子取代花生,或選用無花生米的無花生粽,以減少油脂量的攝取。
整體來說,傳統臺式粽子,有比較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油脂及較低纖維量。因此,善用均衡飲食觀念,增加蔬菜及水果攝取,適量的食用,以淺嚐或取代一餐等方式,也可以輕鬆過端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