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 1,000 例腎臟移植的演進過程,也象徵臺灣腎臟移植的發展進程,例如由於移植等候者急增,但器官來源不易,捐贈者來源除屍體捐贈外,另外就是父母、子女、兄弟姊妹間的親屬活體捐贈。1994 李俊仁教授完成夫妻捐贈親屬活體腎移植,開啟夫妻活體捐贈風氣。此外,本院等候移植病人多為病情嚴重及複雜度較高者,因此也於 1995 年開啟了胰腎、心腎及肝腎等多重器官移植先河。
此後,臺大醫院腎臟移植團隊突破移植免疫、血型不相容等障礙,分別於 2004、2005 年成功完成血型不相容、交叉試驗陽性之親屬活體腎臟移植,2007 年完成行血型不相容合併交叉試驗陽性腎臟移植,更在 2010 年突破配對障礙,運用「排斥抗體螢光分析技術」,準確分析器官受贈者排斥抗體種類,成功跨過器官移植的免疫障礙。
本院腎臟移植團隊也見證外科手術從傳統的開腹手術,逐步發展到腹腔鏡微創,再進化到近年的機器手臂手術的歷程。2000 年泌尿部成功執行腹腔鏡取腎之活體腎臟移植手術,2012 年外科部完成機器手臂腎臟移植手術,除縮小傳統手術傷口、減少傷口疼痛、出血及縮短住院日數,更是移植技術的大躍進。
本院除了致力於醫療技術的精進外,更於 1993 年成立肝腎移植術後病友支持團體~候鳥之愛,提供接受移植病友之經驗分享及互相支持的平台。自 1988 年外科部腎臟移植團隊成型,1994 年泌尿部加入腎臟移植團隊,目前每年約進行 60 例的腎臟移植手術,臺大醫院在團隊合作與努力下,完成了以下重要的里程碑,守護臺灣民眾的健康。
- 1968年 完成父親捐腎給兒子人體親屬活體腎臟移植手術
- 1994年 完成夫妻捐贈親屬活體腎移植
- 1995年 完成成人心腎同時移植手術、腎胰同時移植手術
- 1997年 完成屍體肝腎同時移植手術
- 2000年 完成腹腔鏡取腎親屬活體捐贈腎臟移植手術
- 2004年 完成血型不相容夫妻活體捐贈腎臟移植手術
- 2005年 完成交叉試驗陽性活體腎臟移植手術
- 2007年 完成血型不相容併交叉試驗陽性腎臟移植
- 2010年 運用排斥抗體螢光分析技術,突破配對障礙
- 2012年 完成機器手臂輔助腎臟移植手術
![]() |
臺大腎臟移植團隊及病友共同唱腎誕快樂歌 |
![]() |
林明燦副院長、賴鴻緒主任與目前追蹤腎臟移植最久病友陳伯伯共同切蛋糕慶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