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退化性心血管疾病,主動脈瓣膜會隨著年紀增長老化及鈣化,並且逐漸狹窄,一旦嚴重狹窄時,病患會開始出現運動時呼吸困難、頭暈目眩;暈厥也是病情惡化的早期症狀,同時可伴隨不同程度的心絞痛。此時若不改善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心臟功能會持續減弱,甚至開始發生心臟衰竭之現象,猝死的風險很高,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
對於大部分罹患嚴重程度主動脈瓣膜狹窄之病患而言,以外科手術置換人工主動脈瓣膜是有效緩解心衰竭症狀,並延長壽命的唯一治療選擇。但是臨床上許多符合開心手術適應症的病人並未接受手術治療,除了病患和家屬對開心手術的排斥和抗拒外,罹患此一疾病的患者,大都是年長者或是合併多重內科疾病的高手術風險族群。
自 2002 年法國 Cribier 醫師發表了第一例成功在退化性主動脈瓣狹窄的病患置換人工主動脈瓣以來,歐美地區許多醫學中心累積了許多以心導管方式置換主動脈瓣膜的臨床經驗,從目前已發表的研究顯示,若能成功地以此方式置換人工瓣膜,不僅病患的症狀緩解程度及壽命延長與接受開刀者無異,且因為是較不具侵襲性的治療方式,病患幾乎沒有因全身麻醉及大傷口所帶來的併發症,因此恢復時間短,大大縮減了住院的天數及相關醫療費用。這個術式目前成為許多年長、無法接受開心手術治療、高手術風險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患的另一種治療方式。
臺大醫院從 2009 年開始結合心臟內、外科、放射科及麻醉科等醫師組織醫療團隊,陸續赴瑞士、馬來西亞及紐西蘭接受此一先進醫療技術之訓練及觀摩。從 2010 年 9 月至今,臺大醫院已為數位年長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患成功地經由心導管的方式植入人工主動脈組織瓣膜。
此數位病患平均年齡 82 歲,其中包括兩位是高齡 90 歲以上的老婦人;所有的病患之前在臨床上都有心臟衰竭的現象,但在手術一個月後心衰竭狀況都獲得顯著的改善。臺大醫院的心臟血管醫療團隊,在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的經驗及技術上領先全臺,其獲致的臨床成果亦與許多歐美先進的心臟醫學中心並駕齊驅,相信未來能因此造福更多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