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1
前期內容 最新消息 文藝走廊 發燒話題 醫療團隊 保健園地 臺大書展 醫師介紹 臺大花絮
 
 
line-teams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照護團隊」
  迎接臺大兒童醫院的誕生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照護團隊」
  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於民國82年9月達到7%,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老化國家」,並於民國95年底,正式突破10%,是全球人口老化最快的國家之一。隨著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罹患多種疾病且失去自我照顧能力的老年人亦迅速增加,使得老年醫學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老年人的疾病在表現上可能與一般成年人的疾病有明顯不同,因此處理老年疾病時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方能做最適切的決策。臺大醫院有鑑於此,於民國95年8月1日成立老年醫學部,並在院內各部室支持下,整合院內老年照護相關人才,組成老年醫學照護團隊。  
 
老年醫學照護團隊
  老年人常一人同時罹患多種疾病或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以目前按器官系統分科來診治的方式會使這些老年人在不同科別間疲於奔波,也容易發生顧此失彼或重覆藥物的問題。許多疾病會導致老年人失能,使其日常生活功能及自我照顧能力變差,需由復健專家及長期照護專業人員分別提供復健治療與長期照護服務。此外,老年人常需依其疾病調整飲食,也易受疾病或藥物的影響而發生營養失調,或是因多重藥物而有藥物之間交互作用等問題,因此需要營養師及藥師的協助。
  除了身體疾病之外,老年人的心理或社會問題(例如:憂鬱症、貧窮等)常與本身所罹患的疾病相互影響,常需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或社工人員協助。因此,在臨床上面對這些有多重健康問題的老年人時,必需以人為主體來做全面性的考量。由許多不同領域之專家所組成的「老年醫學照護團隊」,能針對個別老年病患之需求,提供完整而適切的醫療照護。
  老年醫學照護團隊的主要成員包括老年醫學科醫師(以內科醫師、家庭醫學科醫師為主)、其他各科醫師(包括復健科醫師、神經科醫師、精神科醫師等)、護理人員、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與言語治療師等治療師、藥師、營養師、社會工作人員、心理師等。
  老年醫學照護團隊成員為各個領域的專家,需對其領域之老年醫學專業知識相當熟悉,彼此分工合作,以執行「周全性老年評估」來評估老年病患的身體、心理、社會與功能等各層面的問題,評估其家庭狀況與協助其家屬處理因疾病而引起的生活、情緒等問題,以及協助出院規劃與提供病患所需的各種社會服務資源之資料。團隊成員在評估後經由相互討論,共同擬定病患的治療計畫,再將此計畫付諸實行,並追蹤其治療成效,再視其成效再做出適當的調整。
 
 
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
  「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是整合各種專業的評估及處置,由各領域之專家所組成的老年醫學照護團隊來執行之,其目的在改善衰弱老人之身體、心理、社會及功能等各層面的問題。由於老年人罹患疾病時較常以非典型的臨床表現來呈現,例如罹患泌尿道感染的老年病患以譫妄症或生活功能喪失來表現。期望藉由全面而詳盡的評估,找出衰弱老人的所有問題,並藉由後續的治療,以期維持老年人之功能獨立及增進的生活品質。「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雖名為「評估」,實際上包括了評估後的處置及追蹤治療的成效。
  並非所有的老年人皆需由老年醫學照護團隊來照護,主要是因為執行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相當費時,若不慎選評估的對象,其效果將大打折扣。適合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的老年人包括:
(1)八十歲以上;
(2)有日常生活功能不良(尤其是最近惡化);
(3)有老年病症候群;
(4)有多重疾病;
(5)同時服用多種藥物;
(6)有安置問題;
(7)多次住院或預期會頻繁使用健康照護系統等。
  相對地,不適合接受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的老年人或是較無法從中受益者,包括健康的老年人、各種疾病末期(例如:癌症末期、嚴重失智症等)的病患、住入重症加護的病患,以及長期日常生活功能為完全依賴者等。
  另外,病況單純的老年人(例如:僅有高血壓或僅有攝護腺肥大者),除非有特殊原因,並不需要特別由老年醫學照護團隊來照護。不過,未滿65歲的成人若有老年病症候群等問題,亦可由老年醫學醫師或老年醫學照護團隊來照護。
 
 
老年醫學照護團隊的特色
  老年醫學照護團隊的照護模式與一般照護模式最大的不同處,是在於老年醫學照護團隊在臨床照護病患時,是以分工合作、相互溝通、共同照護的方式,在照護上以病患與其家屬為主體做全面性的考量,此有別於一般照護模式中以醫師為主、其他專業人員為輔的方式,且醫師與其他專業人員之間的溝通是單獨分開。老年醫學照護團隊中各成員的角色及功能為互補的,且時常需要藉由定期舉行的個案討論會,共同討論其所照顧個案的問題,並依病患之個別病況需要,整合各種專業,提供積極且完善的老年醫療照護,並提供一個安全與支持性的環境,如此不僅能順利治療老年病患的疾病,減少醫源性疾病的發生,更能協助其功能的恢復。
 
 
臺大醫院之老年醫學照護團隊
  本院的老年醫學照護團隊以老年醫學部為平台,整合院內老年醫學相關的專業人員、資訊與設施,並結合北護分院的門診、亞急性病房照護與長期照護資源,公館院區的老人健康檢查,提供一個全方位、整合性、連續性的老人臨床照護服務,同時也建立本土性的老年醫學訓練計畫,執行老年醫學相關研究,以提昇老年醫學之教學、臨床服務及研究水準,並推動台灣老年醫學的發展。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 陳人豪
TOP
 迎接臺大兒童醫院的誕生
 

我國目前每年新生兒的出生數約20萬人,已降至二十年前的一半了,兒童的總人口數也逐年下降。隨著人口結構的高齡化及少子化的改變,社會對於兒童健康醫療品質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國家級兒童醫院的成立,是長期以來大家所期盼的。經過了長年的籌劃,克服眾多的困難,臺大兒童醫院的籌建工作,己經如胎兒般逐漸成熟,在2008年,將向社會報到。身為他的催生者之一,我也以喜悅的心情,迎接他的誕生。

臺大兒童醫院設立的宗旨是要擔任國家級的兒童醫學中心,提供最佳的醫療給重症及困難診療的兒童,為國家培育優秀兒童醫療人才,並對兒童健康之各種問題進行研發,以促進兒童健康之提昇,及疾病之防治,更對國家兒童健康政策提出建言。

 
  回顧臺大兒童醫院之籌建歷史與過程,其實頗為曲折。在1984年時呂鴻基教授即提出籌建國家級兒童醫院的構想。當時由臺大小兒部同仁籲請臺大校方籌建兒童醫院。1991年衛生署張博雅署長組成國立兒童醫院籌設委員,並列入國家建設六年計畫。1994年行政院函示兒童醫院案名稱修訂為「臺大醫學院附設兒童醫院」,其經費由教育部循序向行政院申請。在同年10月1日臺大醫學院成立「兒童醫院籌備處」由呂鴻基教授擔任首屆主任。呂教授多年辛苦推動的兒童醫院計畫於是有了初步的籌設基礎。當時呂教授任命我擔任規劃組組長,於是我與臺大兒童醫院之規畫結了深厚之緣。當時委任臺大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及美國人民基金會HOPE為技術顧問,引進美國兒醫院的設計經驗。同年亦甄選許常吉建築師作為臺大兒童醫院之建築師。為了增加對於國外兒童醫院的認識,呂教授亦帶團訪問參觀美國、加拿大及日本多家兒童醫院。  
  1996年至2003年我擔任臺大小兒部主任期間,更致力籌建兒童醫院,尤其是爭取籌建經費的工作。由於經費雖然行政院指示由教育部編列,但是教育部各方面的教育的經費負擔相當沈重,因此兒童醫院經費的編列一直沒有著落,籌建工作也一直限於紙上作業。所以當時最重要的任務是促請教育部及行政院將臺大兒童醫院預算編列入年度預算之內,但這是最艱辛的任務。1997年王正一教授擔任籌備處主任,當時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通過兒童醫院都市設計之預審,決議兒童醫院可以建造20餘層的高樓,教育部亦同意「兒童醫院規劃設計書」。1998年行政院函亦確認國家級兒童醫院興建之必要,不採BOT模式辦理。在王正一教授的努力之下終於取得建造兒童醫院機電中心之經費,並在1999年發包工程。但是兒童醫院主體之經費卻仍無著落。  
  1999年我擔任兒童醫院籌備處執行長,2000年擔任籌備處主任,經臺大醫院李院長及醫院同仁的支持之下,我們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在黃榮村部長任內核定臺大兒童醫院建院面積及建院總經費。前期經費由臺大醫院負擔三分之一,後期經費自籌。從此之後,臺大兒童醫院改隸屬於臺大醫院之下。接著在黃世傑主任,林凱信主任,陳明豐副院長的努力之下,於2003年10月兒童醫療大樓新建工程開工,兒童醫院大樓外殼已經完成,其內部裝璜及設備工程至今仍積極進行中,預定於2008年年中開始啟用。  
  在臺大兒童醫院籌建過程中,很高興看到產科之加入,母親與新生兒很難分開。在產科加入之後,母親與新生兒可以一起在臺大兒童醫院,得到最好的健康照護。也會為國家培育優秀的產科人才。後來基因醫學部也加入,由於兒童的遺傳性疾病很重要,其診斷及治療是兒童醫院不可或缺的。很幸運地能將基因醫學部納入兒童醫院中。  
 
 
  綜觀整個籌建歷史,前期是兒童醫院計畫之規劃與申請,中期是經費之爭取及核定,後期是建築與規劃,都相當不容易。全程因為政府經費不足,以致籌建時程耗費二十餘年,充滿大家共同努力的血汗與辛酸,但是看著兒童醫療大樓由地面昇起矗立雲霄,深感欣慰。由於它的內部設計完全是針對兒童的喜好,及其醫療上的特殊需要,所以在專業設計上也特別嚴格。在硬體方面,舉凡空間,色彩,燈光,擺設,安全,舒適,相關專業的鄰近及支援等,都作了適切的考量。由於兒童乃指18歲以下的所有個體,所以使用人的範圍其實相當寬廣。在軟體上結合所有兒童醫療相關之專業人員及設備,以兒童為中心,讓兒童及家長在就醫時能得到最佳醫療照顧及保健預防的服務。也就是說過去家長們為了看同一兒童的不同疾病東奔西跑的狀況將會改善,改由醫療人員進駐兒童醫院來為兒童服務了。  
  我們欣喜的迎接臺大兒童醫院的誕生,在此少子化的社會中,臺大兒童醫院將扮演兒童健康守護者的重要角色,為我們一下代的健康而努力。  
  臺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張美惠
TOP
 
版權所有©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