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1
前期內容 最新消息 文藝走廊 發燒話題 醫療團隊 保健園地 臺大書展 醫師介紹 臺大花絮
 
 
line-project
  臺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簡介
  健康教育中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臺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簡介
 
引言—台灣需要國家級的兒童醫院
  近年來我國婦女生育率逐年下降,每位兒童都是父母的寶貝,在少子化的今日,兒童的健康更應受到重視。因此台灣需要更健全的兒童與重症醫療環境,有身心健康的兒童,國家的未來才能充滿希望。為提高國內兒童醫療照顧之水準,本院籌建兒童醫院的構想,應運而生。
 
 
兒童醫療大樓的籌建與規劃
 

本院小兒部同仁最早於73年5月即開始籲請國家籌設兒童醫院,而行政院於83年3月核定台大兒童醫院的興建計畫,其後再經87年3月及89年7月兩次行政院核定修訂計畫,將計畫更名為「台大兒童醫療大樓興建計畫」。而於92年7月核定總計畫經費約40億元並指示本院分擔興建前期1/3經費及興建後期全數經費。本院基於服務社會之重任,對籌劃國家級兒童醫院之推動自然責無旁貸。

兒童醫療大樓案包含兒童醫療大樓主體建築及先期機電中心工程。本院兒童醫療大樓位於本院舊址青島西路、中山南路口,總樓地板面積約22,346坪,為地上22層樓、地下4層之鋼骨結構物,總高度約100公尺,而機電中心設於兒童醫院旁(慢性病防治局原址),機電中心完工後將負責提供本院西址所有建物(包含兒童醫療大樓)之動力及污水處理等。目前預計97年底可完工開幕,屆時可望為國內兒童醫療提供更高水準的服務。

 
 
兒童醫療大樓規劃服務特色
一、整合一流兒童醫療團隊
  本院整合了兒童內科系(如腎臟科、腸胃科、過敏免疫科、新生兒科、神經科、遺傳內分泌科、加護醫學科、感染科、血液科、心臟科等等)、兒童外科系(如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骨科、牙科、麻醉科、泌尿科、整型外科、心臟外科、神經外科等等)、兒童心理科、兒童復健科、兒童營養科等於兒童醫療大樓做整合性服務。
二、加強兒童重症醫療服務
  本院兒童醫療大樓除設有兒科一般病床216床外,另規劃設有各類兒童加護病床多達153床(約佔總床數的4成),故加護病床數佔總病床數的比率較一般醫院高。
三、產科、生殖醫學中心、基因醫學部進駐,提供全方位完善服務
  本院兒童醫療大樓已規劃將本院現有產科(共62床)、生殖醫學中心及基因醫學部遷入,將提供更完整且一系列性(從基因、胎兒、生產、新生兒、嬰兒到兒童)的兒童醫療照顧。
四、設置早期療育中心
  兒童醫療大樓規劃於4樓設置提供精神科醫師進行精神科臨床診斷,心理師進行神經心理學、發展智能評估,和社工師進行家庭功能評估,提供兒童全方位、整合型的醫療服務之早期療育中心。
五、專為兒童考量,打造專業空間設計
  室內設計以顏色、幾何圖形及搭配可愛景物圖案,來發揮設計主題之特色,突顯兒童活潑、好奇及童稚天真的特質,讓兒童的就診經驗充滿趣味性和啟發性,吸引來院兒童對本大樓之歡喜心及認同感。
六、專屬兒童候診遊戲空間,醫院也可以是兒童樂園
  一般醫院的環境往往讓孩子們產生恐懼,讓病童就醫時更加痛苦,本院兒童醫療大樓於1樓至3樓之門診區皆設遊戲室或遊戲區,並提供來院兒童靜態或動態的休閒空間,改變來院家長和兒童對於一般醫院生冷、不友善的印象,減少兒童就醫的排斥和懼怕感;亦另於各病房層(12F~14F)設有2間日光室,供住院病童休憩之用。
 
 
未來期許
  兒童醫療大樓成立後,希望藉由加強臨床及基礎之研究,提昇本院之兒童醫療品質,培養更多兒童醫療專業人才,並自許能成為國際一流的兒童醫療機構,甚至將來於政府擬定兒童醫療褔利政策提供其專業建言,成為我國兒童健康的最後一道防線。
 
  臺大醫院 兒童醫院籌備處
TOP
 健康教育中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前言
  由於社會文明進步,人們對「健康」議題的關注也明顯增加。而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民眾或病友們不僅希望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病因、治療及預防等相關資訊,更希望了解醫師所採取的醫療方式及如何予以配合。因此,自70年代初期,國外有許多醫院開始推行「消費者健康資訊」的觀念,並設置「健康圖書館」或「病人圖書館」提供服務。
 
何謂消費者健康資訊
  學者認為健康資訊內容可粗分為健康常識、醫學知識及與消費者健康服務相關之資訊三種。除了保健資訊,還需要醫師專長、藥物資訊與及醫療院所的簡介資料。最常被需要的健康資訊是醫院的簡介資料與診療科別、其次為日常保健的常識。住院病人在健康資訊的需求以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為最多數、其他依序為處理因疾病引起的情緒與壓力問題的資料、用藥相關、與健康促進相關資料。
 
 
健康教育中心成立經過
 

本院健康教育中心於2003年啟用,乃台灣旅日企業家穎川建忠先生所捐贈,定位為民眾獲得及蒐集正確醫療健康資訊的管道。初成立啟用時,因裝潢、燈光與擺設,與傳統醫療環境迥然不同,民眾不敢走進來只敢在門外觀望,有賴志工去中央走廊上招呼民眾進來,慢慢的民眾利用率才慢慢提升。

為了貫徹「消費者健康資訊」的精神,本中心提供疾病照護單張、張貼重要立即性的海報如認識傳染病、閱覽室陳列健康相關雜誌與藏書。保健錄影帶點播服務面,約有160種不同主題的錄影帶供民眾選擇。還有六部電腦供民眾上網瀏覽資料,不僅能排遣候診時刻的無聊又能增廣健康知識。附屬於醫學中心網站下的專屬網頁,此網頁設有健康知識資料庫,內容為近五年健康講座講義與雙月刊雜誌文章約1200篇。還有「健康講座」實況影音臺,民眾可從資料庫點閱種種資料。此外,除了現場諮詢也接受民眾申請參考服務(即提供特定主題的健康資訊)。

 
 
健康教育中心使用情況
  依據本中心2005年調查,顯示多數民眾一個月使用健康教育中心一次,可能是民眾或其親友為慢性病患者,因慢性病人的用藥量最多可三十日。另,女性、中老年民眾使用頻率較高。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較關注健康與保養之道,因而會從多重管道取得資訊,而婦女是家庭的健康照護者,對健康的關切會比男性強烈。健康教育中心平均每週2-3場講座,而61歲以上的民眾因參加講座才使用,即健康講座是老年人獲得健康資訊的主要管道之一。但調查發現能全部瞭解衛教文章之民眾不及三成,可能是民眾對用詞感到陌生所致。

民眾使用健康教育中心的項目以網際網路為最多,青年族群(19-30歲)是為了上網才進入健康教育中心。筆者每個月都會看到幾位重型地中海型貧血的年輕病患,一手接受輸血另一手則在使用滑鼠上網。在漫長的候診時間,有使用網路習慣的青年族群自然會到健康教育中心上網打發時間。不過,因使用民眾漸增,網路使用時間雖已明定為30分鐘。

儘管網路使用者眾,瀏覽過健康教育中心網頁之民眾只有四成。而60歲以上之民眾只有兩成有瀏覽經驗,可能是低教育程度者與年長者電腦使用能力不足。有鑑於此,健康教育中心已開設教導不諳電腦者基本網路技巧課程,包括定期教導民眾網路操作技巧、介紹特定網站。

 
 
健康教育中心的展望
  設置健康教育中心有助於提供需要的資訊,民眾能瞭解疾病的發生,甚至於能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向。除了提升健康教育中心的可受性與可用性,未來健康教育中心會逐漸增加健康與疾病資料與藏書量,以利民眾閱覽。而既有的平面衛教手本、團體健康講座是老年人獲得健康資訊的管道,也不容忽視。最重要的是,健康資訊應使用民眾習慣接受的日常生活用語,以增進民眾搜尋或瞭解健康資訊的效益。
 
  臺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護理師 廖碧媚
TOP
 
版權所有©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