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1
前期內容 最新消息 文藝走廊 發燒話題 醫療團隊 保健園地 臺大書展 醫師介紹 臺大花絮
 
 
 
不可能的任務 重「心」開始
慶祝2008年4月11日「國際巴金森日」
 不可能的任務 重「心」開始
  看無心臟的他怎與死神奮戰16天
 
 
沒有心臟?不是愚人節的玩笑
  4月1日對您而言或許只是個「愚人節」,對60歲的陳麒鐘先生一家人來說更是「愉人節」,因為這是他鬼門關前走一遭,重獲新生慶賀的日子。
  陳老先生是一名退休人員,今年1月中旬他出現感冒症狀,農曆新年時症狀加劇,嚴重咳嗽到睡覺都無法平躺,在外院經心臟超音波檢查證實,感染了細菌性心內膜炎,並造成廣泛性心臟破壞,2月13日於外院進行全心臟摘除術,並裝上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ECMO),在家屬的要求下,患者於隔天轉至本院繼續接受治療。
牙病差點要他命!
  由於陳先生身體硬朗,平常除有牙齒不好的問題之外,並無特別的健康問題,據家屬表示,陳老先生之前生病都不願就醫,寧願自行到藥房買藥,一生沒用過健保卡,也沒做過身體健康檢查。
為了找出患者感染源,住院期間另照會感染科及牙科醫師前來會診,最後判斷罪魁禍首疑似患者兩顆門牙附近的結石,以致出現牙周病產生鏈球菌,患者可能平常咀嚼食物時帶出牙周病細菌,如果恰巧口腔內有傷口,細菌就會跟著血液流回心臟並侵襲瓣膜,尤其是主動脈瓣,因此造成細菌性心內膜炎。
16天沒有心臟的日子
  陳先生的主治醫師─心臟血管外科王水深教授表示,患者在外院摘除心臟後,初期先以一套葉克膜維生,轉至本院後因葉克膜運轉太快造成嚴重溶血,經心臟移植醫療團隊評估,為了降低轉速,只好再另加一套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以兩套葉克膜代替心臟功能同時等待心臟移植。
 

story1-1由於心臟捐贈的來源稀少,在等待移植換心期間,心臟移植團隊一度考慮幫患者裝置人工心臟,但考量患者感染控制的情況尚未穩定,因此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待移植為首選考量,很幸運地在心臟摘除後16天,等到合適捐贈者,並於2月29日完成心臟移植手術。目前術後感染控制良好,且無排斥跡象,本院在4月1日當天,為陳先生舉辦慶「生」會,恭賀他重獲新生康復出院,臉戴口罩的陳先生,因多日插管導致聲音嚴重沙啞,仍努力地說出感謝醫師,更感謝捐贈者的大愛。

story1-2 story1-3
病房儀器 心臟移植團隊
心臟移植史上重要突破
  此一個案經本院心臟移植團隊上網搜尋國內外醫療文獻得知,尚沒有在摘除心臟後,無使用人工心臟的情況下,能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之前例,手術的成功,讓本院心臟移植團隊拍手鼓舞,亦是台灣心臟移植史上又一重大突破!更感謝器官捐贈者的大愛,讓另一個生命得以延續下去!
 
健康報馬仔 愛的小叮嚀:
  1. 勿鐵齒,定期健檢最安心。
  2. 勿大意,小病也可要您命。
  健康電子報特派記者 蔡佩芳 TOP
 慶祝2008年4月11日「國際巴金森日」
  臺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之友 春之旅-金山、法鼓山巡禮 2008.04.13
 
 
英國詹姆士.巴金森醫師在倫敦街頭發現六位老年人肢體顫抖、關節僵硬、行動緩慢及姿勢不平衡等症狀,因而發表文獻描述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種會顫抖的無力症。而為了紀念詹姆士.巴金森醫師,則將此病症命名為巴金森,並將詹姆士.巴金森醫師的生日4月11日定為「國際巴金森日」。
為了紀念「國際巴金森日」,並且鼓勵病友以樂觀、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巴金森疾病。臺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於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舉辦「金山之旅」病友一日遊聯誼活動。在歡喜、愉悅的活動氣氛中,病友、家屬彼此打開心房,熱情、歡心的分享患病心得、生活經驗…等等,並且彼此鼓勵、加油打氣。在那活潑快樂、又唱又跳的團康活動中,病友、家屬似乎忘記了疾病帶來的不適與煩惱。而午後的法鼓山參訪之行,在蓮花般的幽雅寧靜的山谷裡,我們沐浴在觀音、聖嚴法師慈悲與智慧的法雨之中,而領導我們參訪的菩薩們也教會我們如何身心放鬆的法寶。在那身心放鬆的一刻,似乎忘卻了生活當中的種種壓力與罣礙,在此,我們也感念此行得到了心中的寶。在綿綿春雨當中,結束了這一天歡欣、歡喜的行程。希望藉著這次的「金山之旅」,能夠提升病友們的信心,以更積極、更正向的態度來面對疾病。
  「金山之旅」精彩、歡樂的相片花絮
 
story2-1 story2-3 story2-2
story2-5 story2-4 story2-8
感謝當日參與的病友、家屬!! 有您們熱情的支持 是我們繼續下去的動力,期待下次再相會
「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提供的服務項目包括:
巴金森症的評估與診斷、TRODAT-SPECT單中子斷層造影、氟18-左旋多巴正子斷層掃瞄檢查、顫抖圖(Tremogram)電學檢查等。
外科手術治療-深部腦刺激術
家族性遺傳基因檢測
藥物治療肉毒桿菌治療
臨床藥物試驗
中心免費諮詢項目:包括有藥物指引、深腦部刺激療法諮詢、疾病照護相關衛教、物理治療-復健運動、職能治療-提升自我照顧能力、社會福利等諮詢。除此之外,可依病情需要,轉介到巴金森症醫師門診,復健部醫師門診、物理及職能治療師衛教時段、神經心理諮詢、專業藥師藥物解說諮詢。
story2-6◎免費物理治療團體衛教及個別諮詢服務:每星期三上午9時~12時

◎免費職能治療團體衛教及個別諮詢服務:每星期三下午1時~5時

◎免費藥物指引團體衛教及個別諮詢服務:每星期四上午9時~12時

◎志工、病友分享團體:每月雙周之周四下午2點30分至3時

◎中心位置:臺大醫院神經部門診
服務時間:週一、週二、週五上午8時至12時, 週三、週四上午8時至下午5時
網址:http://www.PDcenterntuh.org.tw/index.htm
中心諮詢電話:(02)23812138、(02)23123456轉6052
 
最後我們希望爲病友提供一個希望的園地,相互扶持,協助醫療,共同爲對抗巴金森症暨相關疾病而努力,永不放棄!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 TOP
 
版權所有©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