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肉毒桿菌注射減輕肌肉痙攣 |
口述/資料提供:復健部主治醫師 蕭名彥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護理師 陳佳淩 |
|||
過去肉毒桿菌最為普羅大眾所知的是可撫平皺紋回復年輕,是醫美界要角,殊不知隨著醫療的進步,肉毒桿菌被發現也能幫助消除惱人的四肢痙攣,這對於長期受痙攣之苦的病人可謂為一大福音。
肉毒桿菌素是一種神經毒素,可以阻斷神經與肌肉之間的訊號傳遞,達到肌肉放鬆的效果。臨床上肉毒桿菌注射(圖)可運用在治療肌肉痙攣,肌肉痙攣通常是因為中樞神經病變或損傷,神經無法正常的控制肌肉,導致肌肉持續的不自主收縮,常見的原因包括腦中風、腦部外傷、脊髓損傷、多發性硬化症、腦性麻痺以及肌張力不全的患者等。
一般來說只要關節沒有攣縮,而且保有部分肌力和自主動作,便可適用肉毒桿菌注射來減輕肌肉痙攣。而不適合使用的病人包括自體免疫疾病所致神經肌肉傳導異常(例如:重症肌無力患者)以及孕期或哺乳期的婦女,雖然肉毒桿菌不一定能通過胎盤,但因為風險不明,建議不要使用。
注射肉毒桿菌的部位通常是患者痙攣的特定肌肉,所以會進行很多塊肌肉的注射,同一塊肌肉也可能會做多點的注射,但是肌肉內的注射一般相當安全。至於打針的傷口只是小針孔,只需注意保持清潔,避免感染就好。另外,打針的部位建議當天不要進行熱療、電療,減少出血和感染問題。 注射肉毒桿菌後,通常會建議患者在2至4週內回診,以評估療效並調整後續的治療計畫,肉毒桿菌的效果大約持續3到4個月,因此會看症狀情形考慮每3到6個月重複注射一次。不過,具體的追蹤時間和施打間隔會根據每位患者的情況而有所不同,需再進行個別化調整。 注射肉毒桿菌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復健運動。過去可能有一些動作,因為痙攣張力的關係沒有辦法做到,經過肉毒桿菌注射解決肌肉張力後,做更多的肌力訓練和功能訓練,將可以增強治療效果。建議的復健項目包括:
注射肉毒桿菌解決肌肉痙攣安全有效,但注射後的訓練是最重要的,有好的訓練就有機會在藥效退掉之後維持永久的功能進步。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建議患者在治療後與醫師討論個別化的復健計畫,討論實際可行的復健目標,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相關影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