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專欄

:::
兒童心律不整最安全的根治方法--無輻射3D定位心導管電燒
內容下載:
 

簡介

在臺灣,每一千名兒童就有2~3名患有心律不整。心律不整包括很多種類,有些是心臟跳得太快、有些是跳得太慢或是不規則。其中跳得太快與不規則的狀況,常常需要藥物控制或進一步的心導管來治療。正常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鐘大約是60至100下。而兒童的心跳,平均值比成人稍快,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地下降。在某些特定的狀況下,譬如發燒、疼痛、緊張哭鬧、脫水……等,心跳會因為身體需要而加快。但心跳的加快如果超出了正常的變化範疇,就可能是心律不整。一般而言,未滿一歲的嬰兒如果每分鐘心跳超過220下、兒童每分鐘超過180下,或是青少年每分鐘超過150~160下,都很有可能是有心律不整。臺大兒童心臟科邱舜南教授,曾撰專文介紹過兒童心律不整,裡頭詳細地介紹了兒童心律不整的種類、治療方針以及日常照顧的注意事項(詳見: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2205/child_1.html)。這裡則是要跟大家進一步介紹,兒童與先天性心臟病患在心律不整治療領域裡,近幾年最夯的主題:無輻射3D定位心導管電燒。


無輻射3D定位新技術的引進緣起

心律不整的治療,過去只能使用藥物控制,萬不得已則要進行開胸手術。拜科技與醫學的進步發展所賜,在1990年,首次有醫療團隊將高周波燒灼術(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應用到心律不整病人的心導管電燒,從此之後,心律不整治療進入了嶄新世代,終於有了可以一勞永逸的治療方法。臺大兒童心臟科團隊,無縫接軌地將這項技術引進臺灣,造福兒童與先天性心臟病患。到了2015年,我們也率先將冷凍消融(cryoablation)的技術引進臺灣,針對病灶位置非常接近正常傳導系統的病患,提供了更安全的心導管電燒方法。心導管的治療傳統上需要在X光的輔助指引下才能進行,過程中輻射線暴露對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一直是大家所擔心的。因為,輻射暴露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國際間對輻射暴露的標準建議原則是:“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意即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儘量減少暴露。以傳統X光指引的心律不整電燒,平均每次心導管的輻射暴露量,在6-25毫西弗之間,這樣的輻射暴露量相當於200到800張胸部X光片。雖然這是醫療上的必須,但如果能在合理範圍內儘量減少,對病患而言一定是更好的選擇。對在心導管室工作的醫護人員來說,雖然可以穿鉛衣防護,但沉重的鉛衣除了會造成身體負荷,也只能保護特別脆弱的部位,不可能將身體包得密不透風。倘若是懷孕的同仁或患者,即使是少量的輻射線的暴露,也一樣令人擔憂。國際報告也指出,如果能在低輻射或無輻射的定位環境下進行心律不整電燒,可以大幅降低傳統X光暴露所伴隨的罹癌風險。因此,合理範圍內儘量降低輻射線的使用,一直都是臺大醫院兒童心臟團隊想要努力的目標。


無輻射3D定位心導管電燒的發展與重大里程碑

無輻射3D立體定位系統是利用電磁場來進行定位,在心導管手術開始前,醫護團隊會先將數片立體定位貼片,貼在病患身上的不同部位。接下來,便和傳統心導管一樣,從鼠蹊部的動靜脈血管,將心律不整所需使用的導管送到心臟的不同位置,進行診斷與治療。這些定位貼片會持續地釋放微量電流,當導管在身體裡移動或接觸到不同構造時,會造成電磁場或電阻的改變,電腦系統便可以藉由這些改變,計算並且感應出心導管上面金屬電極的位置和移動。搭配心電圖分析,便能進一步獲得3D立體的影像。有了這套系統,醫師不須仰賴X光,便可以順利操作心導管,繪製出心臟血管的結構,再透過機器輔助,更可以精準地定位病灶,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幅降低心導管手術中的輻射暴露量,甚至可以達到完全零輻射手術的夢想。臺大兒童心臟電生理團隊於2016年將無輻射3D定位電燒技術引進臺灣,從技術引進至今,已為超過500名患者施行無輻射心導管手術。以兒童最常見的心律不整 -- 陣發性心室上頻脈(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為例,近幾年都是100% 的零輻射達標,成績遠超過歐美各大兒童醫院。團隊曾為年僅1歲、體重只有7公斤,罹患嚴重心律不整的嬰兒電燒成功,讓病童順利脫離險境。臺大醫院團隊在這幾年間,不但建立起無輻射心導管的標準操作流程、確立了無輻射心導管在兒童心律不整患者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更迅速地將成果發表至國際期刊,推動了在2020年3月,讓兒童心律不整無輻射治療納入健保給付。此外,臺大團隊也在這幾年間,努力發展了多項無輻射電燒的新技術,包括左心逆行性的無輻射電燒,創新的房室結迴旋頻脈(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 AVNRT)冷凍消融定位方式,成果獲得頂尖國際期刊刊登。更因多年來的持續精進與在國內外推廣教學的影響力,2022年榮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銅獎的肯定。


結語

無輻射3D定位心導管電燒,已被確立和傳統心導管,有著同樣的高成功率和低復發率,對於心律不整的患者來說,是安全性更高的治療選擇。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有心律不整,需要接受心導管治療,可以和您的主治醫師詳細討論,在最安全的環境下,安心地接受治療。

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 曾偉杰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