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專欄

:::
糖尿病年輕化-第2型糖尿病簡介
內容下載:
 

小胖剛升國一,開學時學校安排尿液篩檢,後來發了通知單要求帶到醫院複檢,安排抽血驗尿後,回診時醫師告訴媽媽,小胖是患了糖尿病……,媽媽感到錯愕。一般民眾的觀念,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疾病,曾幾何時,青少年也成了第2型糖尿病患者。

在談糖尿病前,還是要先向大家介紹糖尿病的症狀、診斷與分類。

糖尿病症狀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及體重減輕。而第2型糖尿病的孩童,可能這些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若是空腹血糖≧126 mg/dL或是飯後2小時血糖≧200 mg/dL,再加上糖化血紅素HbA1c≧6.5%,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糖尿病分類: 第1及第2型

簡單說,比較常見的糖尿病分為第1型糖尿病與第2型糖尿病。第1型糖尿病較常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發病,因為自體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胰島細胞被破壞,也因為胰島素不足,需要終生打胰島素;更為常見的則是第2型糖尿病,因為周邊器官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的「抗性」,導致高血糖。上個世紀之前,第2型糖尿病大多是成人才會發生的疾患,孩童與青少年發生糖尿病大多就是第1型糖尿病,但是這個潛規則在現今看來,需要大幅修正了。根據最新健保資料庫的統計,臺灣每年約有近千位新發病的兒童或青少年糖尿病病患,其中約三分之二為第2型糖尿病,也就是每年新被診斷的第2型糖尿病青少年,高達6至7百人,目前大概有4至5千位的患者。歸根究柢,年輕族群肥胖盛行率上升,造成臺灣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急遽增加,相較於成年才發病的第2型糖尿病病患,這些青少年的胰島素破壞速度快且更容易有併發症。

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的篩檢與診斷

第2型糖尿病主要原因為胰島素「抗性」,肥胖、運動量不足及青春期,都會造成胰島素抗性,當這些青少年胰島素的分泌開始不足以拮抗其「抗性」,就容易進入糖尿病。我們希望更早發現這些危險,就要在糖尿病前期就注意到,包括了空腹血糖108至125 mg/dL及飯後2小時血糖140至199 mg/dL,在這個時刻就將這些孩子篩檢出來,並介入治療。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及臺灣國健署的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建議,建議篩檢的對象為10歲以上的過重或肥胖兒童,且有下列危險因素;(1)媽媽為糖尿病或是懷這個孩童時患有妊娠糖尿病,(2)二等親內有第2型糖尿病的家族史,(3)有黑色棘皮症、高血壓、高血脂、低出生體重兒或是多囊性卵巢症等胰島素抗性的特徵,符合這些條件的孩童可以抽血檢驗空腹血糖及糖化血色素(HbA1c),大多就可以確診是否為糖尿病或是糖尿病前期。若診斷為第2型糖尿病的兒童及青少年,第一步應積極調整生活方式,運動減重與飲食控制,而減重部分常需要家庭及學校共同參與。

兒童與青少年減重原則

臺灣社會轉型,家庭結構改變,導致大多數的兒童運動量減少,3C產品使用時間長,三餐常以速食及超加工食品為主,含糖飲料攝取增加,再加上老一輩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孩子就是要養得白白胖胖的」、「小時候胖沒關係,長大再減肥就好」,這些都導致臺灣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率節節上升。因為這些飲食及運動習慣都是從小養成,所以生活調整更需要整個家庭及其成員一起參與。主要的減重的原則,不外乎(1)減少熱量攝取、(2)調整飲食結構、(3)增加運動。細節部分,我們可以參考兒科醫學會參與制定的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實證指引中「85210」建議,如下。
8:天天要睡滿8小時以上、
5:天天至少要吃5份以上蔬果、
2:每天使用3C電子用品不超過2小時,眼睛每用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
1:每1天至少要運動30分鐘以上、
0:零含糖飲料,多喝「白開水」,至少要喝1500CC以上。

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之藥物治療

在一些困難減重及血糖仍控制不佳的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患者,能使用的藥物治療選擇性極少。第一線使用的藥物為二甲雙胍(Biguanides, Metformin),主要可以減少肝臟的葡萄糖新生,減少腸道吸收葡萄糖,並且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若是仍無法達標(治療目標HbA1c<7%),可考慮加上胰島素治療,或是升糖素胜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受體促效劑治療。GLP-1受體促效劑是近年來很熱門的糖尿病治療新藥,除了能刺激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也有降低食慾的效果,因此除了控制血糖外,也會經由減少進食的量及速度,進而達到減重的效果。因為降低食慾,GLP-1受體促效劑也常有用於減重治療,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瘦瘦針」,但是大多病人停藥後會有復胖的情況,因此減重部分最重要還是要靠持續健康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的改變。

結論

糖尿病的年輕化,也帶動了成人第2型糖尿病盛行率的上升,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更會造成心血管及腎臟、眼底及神經病變,這些長期併發症影響著這些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患者未來的生活品質及預後。有效防治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並及早介入生活飲食調整,才能減緩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這些都需要家長與學校從孩子早期做起,保持持續性的健康生活習慣,才能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



小兒部小兒遺傳及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童怡靖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