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專欄

:::
如何陪伴孩子面對重大疾病
內容下載:
 

給親愛的家長們:

「父母經歷最艱難的事情就是看著孩子受苦,而父母能擁有的最大韌性就是在孩子的路上與他們始終同在。」

當孩子面對重大疾病時,對於整個家庭無疑是場巨大的挑戰,多數的家長會感覺到心碎,可能想著「為什麼是我的孩子」、「他還這麼小」,或感覺內疚或自責,想著「是不是哪裡沒照顧好」、「是不是我的基因不好」,更常見是因為疾病與治療的不確定性,有著不安、焦慮與恐懼,難免浮現所謂的「不好的結果」或者是有許多的「該怎麼辦」。

不過,面對疾病,正是需要這些情感帶來的力量,以及「該怎麼辦」帶來的思考,促使我們變成孩子們更堅強的後盾,陪伴孩子一路往前走。


全新挑戰,接納同理支持;保持討論,塑造安全氛圍

首先我們得承認,面對重大疾病的路上有著未知及風險,無論孩子或家長都需要被傾聽與理解,用開放與接納的態度面對挫折,將可以協助我們與孩子能穩定地回應疾病的挑戰。

孩子進入醫院治療,與原本的生活便有著極大的不同,可能因為被限制而生氣,或因為打針、治療而不舒服,孩子時不時有哭泣、不安、害怕或生氣等表現。我們面對孩子的情緒,有時因為不知道如何回應,有時認為要做治療而過度忽視感受,或者因內心緊繃而難免感到挫折或者同樣生氣。

即便短時間內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但若能與孩子形成情感上的連結,將有助於孩子被安撫,使其雖有情緒仍可以好好配合,便可逐步使孩子更加接受醫療處置。

家長可用開放的態度與孩子進行情感連結,可用三個步驟,(1)反映與肯定孩子的表達,如:「我看到你在哭」、「我聽到你很害怕」、「你可以好好完成已經很棒了」;(2)表達自身的情感與關心,如:「看到你這樣我也有些心疼」、給予安撫或擁抱;(3)與孩子討論可行的方法,如:「結束後可以玩遊戲或吃小點心」、「下次打針時可以深呼吸或數數,比較不會那麼痛」。

醫療狀況多元又複雜,每位孩子的發展、需求也不同,家長會手足無措是難免的。因此,保持與他人討論是一個很好的習慣,藉由向信任的親友或病友分享,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一部分可協助自己調適,一部分是隨著討論找到方法。若真的感覺到和孩子互動時心情起伏大或很困擾,可以向醫療團隊尋求臨床心理師的資源,臨床心理師可提供心理或互動上的建議。


依據年齡,促進疾病適應;一同面對,彼此分工合作

「從生病的那一刻起,病人、家長與醫療人員就同在一艘船上,我們在船上各司其職、分工合作,一同跨越名為疾病的海洋,迎向康復的海港。」

家長的角色是孩子與醫療之間的重要橋樑,家長需要基於不同年齡發展及孩子需求,協助孩子可以更加適應醫療場域,以下是常見的做法:

  1. 0-2歲:孩子依據感官動作和環境互動,語言能力不足,照顧者的接觸、聲音、眼神是建立安全感的重點,可藉由(1)維持固定的活動,如:吃飯、洗澡、睡覺,讓孩子感覺環境安穩;(2)用擁抱、拍背、唱歌安撫孩子的負向感受。
  2. 3-5歲:孩子有部分語言能力,但思考較簡單,區辨能力較弱(1)可用簡單的比喻協助孩子理解疾病,如:肚子裡有蟲蟲所以會痛;(2)協助區辨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讓孩子先習慣非侵入治療,降低過多的不安;(3)當下用語言鼓勵,如:「數到10就好」、「你很勇敢了唷」。
  3. 6-12歲:孩子可用語言表達感受,可理解因果關係,重視同儕生活,也重視自己的能力,(1)引導孩子表達感受,如:聽到會掉頭髮會不會擔心;(2)可用想法引導孩子思考,比如:「戴假髮也可以變成喜歡的樣子」、「我們像玩遊戲一樣又過一關了」;(3)肯定孩子的表現,如:忍耐、等待,讓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4. 13-18歲:青少年有較高需求的自主性,可(1)邀請孩子參與醫病溝通,確認孩子的理解,鼓勵其表達想法或疑惑;(2)表達合作態度,如:「這對於爸爸媽媽也是一個難關,接下來需要互相合作」;(3)尊重孩子的步調,與孩子討論生病後的生活型態。

活在當下,維持生活樂趣;自我照顧,迎接長期抗戰

生病雖然是重大的威脅,不過,我們不能總是維持在緊繃中,也要維持生活樂趣,如保持原本的興趣或可維持的活動(如散步、找人玩)、每天固定有親子交流時間、每個月多一天外出遊玩等,這些樂趣將讓整個家庭都更穩定,促進安全感、珍惜相處的時光,讓彼此更長久的走下去。

如果擔心生活與生病風險有所衝突,可以將生活事件分成:絕對不能忽視的「紅燈」、在適時限制或引導下可讓孩子做的「黃燈」、可以讓孩子自由去做的「綠燈」,並檢視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太多的紅燈,或太少的綠燈。比如:生病後不能吃生食,不能吃帶皮水果,可以列為紅燈區,但如果因過度擔心病況而變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時,建議詢問專業的醫療團隊(如醫師、護理師、營養師)來了解日常生活的真正注意事項,使自己更安心,並告訴自己,維持身心放鬆也是重要任務。

此外,日常照顧中,有獨處休息的時光更能好好充電,照顧者常有著高度的責任感,深怕自己的狀態會影響孩子,好像必須表現得十分堅強、十分勇敢,有時常常只有孩子而忘了自己。

有時可感受一下自己是否很累,是否感覺心情太煩悶,是否覺得自己不能休息,這些可能都是過度緊繃的表現。平常可試著簡短的呼吸或冥想讓自己放鬆;若孩子可以理解,也可以向其表達大人有點累,想要休息多久,需要時可以叫醒自己,並肯定孩子的自我照顧;如果真的很累,也可以在做好預防感染的情況下,交班給其他家屬協助照顧,讓自己得以短暫的休憩。

「照顧自己也是照顧孩子的一環」,當自己能夠有好的身體、好的頭腦、好的心情,便能坦然面對與疾病共存的生活,當孩子害怕之時更能成為其安穩的後盾。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洪家暐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