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新竹快訊】手把手教學~撰寫個案報告非難事
內容下載:
 

台灣護理學會為了提升護理人員臨床專業能力,建構了基層護理人員臨床專業能力進階制度,有系統的建立護理人員專業能力N1至N4的成長制度,滿足護理人員求知需求,使護理人員能夠逐步提升專業能力、適才適所,以保障病人權益,提升護理素質。而依據台灣護理學會規範護理人員臨床專業能力進階制度,N2升N3專業能力進階必須通過個案報告審查合格,對於需要晉升的護理同仁來說,是一條必經的成長之路,也是一條漫漫長路,因為大多數的護理同仁在臨床實務中身經百戰越挫越勇,也喜歡和團隊奮戰,一起為病人做最大的努力,只求讓病人獲得良好的醫療品質、一句謝謝、一抹微笑,就能讓這些護理戰士充滿能量與戰鬥力,但是提起筆來寫文章這件事就顯得愚拙,也會讓同仁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感覺在單打獨鬥!所以有不少優秀的臨床護理師在個案報告審查時遇到瓶頸與阻礙,使得能力進階的路有所延宕。然而,護理團隊是一個大家庭,今年護理部看見基層護理人員的需求,特別規劃「112年個案報告輔導員暨寫作訓練班」課程,要手把手的訓練三院的輔導員與學員,期望能夠提升本院個案報告撰寫率及通過率,讓同仁能順利進階N3與N4。

開班辦課前我們先傾聽同仁對於撰寫個案的心聲與想法,發現同仁有不知如何挑選個案、缺乏文章寫作技巧、不知從何開始寫起、沒有同儕、詞不達意、缺乏動機、害怕失敗、沒有人督促很容易放棄、文獻及APA格式引用是否正確、護理評估收集是否精確等問題。了解到同仁的問題之後,首先在規劃課程時先將上課的角色區分為個案報告輔導員及準備投個案報告的學員,針對不同學員設計課程;個案報告輔導員我們邀請有教學熱情同時具備N3個案報告通過證明的教師來委以重任;在課程前依照學員的個案報告題目,與輔導員科別及專業能力做配對,讓每位學員都擁有專屬的輔導員指導,並採用工作坊的模式先創建LINE群組,提供即時性的相關資訊及問題討論管道,在群組間互動凝聚學習力;課程講師則邀請院內台灣護理學會個案報告的優秀審查委員-黃瓊鶯與鄧夢蘭督導長、黃珮庭護理長與張祐菱專科護理師來指導授課,並針對護理人員對於個案報告寫作上的問題來規劃課程,工作坊的課程設計四大主軸分別為「評分標準與APA格式」、「前言與結論的寫作技巧」、「護理評估」及「個案報告審查共識說明」。

2023年2月2日舉辦個案報告輔導員暨寫作訓練班課程,共計81位同仁一起參加,分別為輔導員36位,學員45位,開課時並將座位依照學員及輔導員安排分組進行,讓學員及輔導員互相熟悉來增加凝聚力,也讓學員之間可以彼此交流。我們貼心的護理部研究推廣小組課前還精心為學員們設計專屬的個案報告寫作訓練班入學禮,包括文件夾、原子筆及帆布袋,取名為All pass證書袋、All pass好寫筆及All pass百寶夾,希望為學員們討個吉利過關的好彩頭,另外分頁的百寶文件夾中可以放置講師精心製作的講義、送審相關辦法、APA第七版範例、與自己主題相符之文章、投稿祕笈及文獻查證資料,更是方便學員翻閱,每個人揹起可愛的帆布袋,一起笑稱說要上學了~。

學習的過程中透過講師群精闢講解分享自我經驗,逐步引導寫作的技巧,最後再帶入個案報告審查共識說明,讓學員及輔導員獲益良多,學員及輔導員課程滿意度高達100%,對於課程給予正向肯定,回饋內容包括課程具體說明個案報告評核標準、課程淺顯易懂、指導同仁個案報告時能更容易掌握要點等,輔導員在輔導過程中也是一種寶貴的學習經驗,期望能和學員一起完成N3個案報告。

個案報告是以病人為中心之完整性護理經驗分享,規劃這次的訓練班課程,希望增加護理人員寫作的動機,將臨床上具有分享意義的個案進行經驗的傳承,另外培育不同領域的個案報告輔導員,以針對不同疾病類型個案立即提供協助及支持,逐漸培養更多護理人員寫作能力,更能有效地為護理照護品質,增進臨床專業照護能力及護理品質提升,持續邁向醫學中心的終極目標。

圖1 學員及輔導員大合照

圖2 訓練班開學禮發放

圖3 精美寫作班入學禮內容物

圖4 上課花絮

圖5導師與學員互動群組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護理部助理管理師 林怡青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