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腦室腹膜分流手術介紹及術後照護
內容下載:
 
正常人每天生成約500c.c.腦脊髓液(俗稱龍骨水),腦脊髓液的生產、流動、循環和吸收是用來保護神經系統。當腦脊髓液產量增加、吸收太少或流動受阻礙時會造成水腦;水腦一般分成三類:先天性、正常壓力水腦、疾病後水腦症(常因腦出血、感染、外傷、腫瘤等腦血管疾病所造成)。


水腦症狀
步態不穩、腳板有如被地板黏住般拖行、嗜睡、記憶力減退似失智症、尿失禁等症狀。


診斷
主要以臨床症狀及影像學(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為診斷依據。另,神經外科醫師評估是否需在手術前行腰椎穿刺或放置腰椎引流管(由腰椎處穿刺抽取腦脊髓液、測量腦部壓力),檢測病人是否因積水下降而改善症狀,醫師可依效果決定病人是否需進行腦室腹膜分流手術。


腦室腹膜分流手術原理
目前治療水腦症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腦室腹膜分流手術,利用具有瓣膜的單向引流管,將此引流管的一端放入腦室,然後引流管經皮下通到腹膜內,當腦室內壓力升高至某一閾值時,引流管可將脊髓液引流到腹膜腔。一般只要無發炎感染或阻塞,術後引流管可永久置放體內不需取出。

資料來源:https://medlineplus.gov/ency/presentations/100123_4.htm



術後注意事項
  • 一、 傷口疼痛的處理方法:
    當有任何疼痛不適時請告知護理師,護理師會依醫囑給予止痛藥,止痛藥的使用並不會延遲傷口癒合,且使用劑量少、天數短,不會造成依賴或成癮作用,請安心。也可使用非藥物止痛處置如:按摩、深呼吸、患部支托、轉移注意力等方法減輕疼痛。
  • 二、 術後若無噁心、嘔吐情形即可開始進食。
  • 三、 術後為避免腦壓變動過快,導致頭暈不適等感覺,應避免劇烈的姿勢改變,採漸進式下床活動。
  • 四、 傷口(頭部、頸部及腹部)之護理:
    1. 注意傷口有無紅、腫、熱、痛及分泌物等感染症狀。
    2. 頭部傷口在引流管置入後會呈現些微膨出,不可任意觸摸或擠壓,傷口需保持乾燥。
    3. 約7-10天依傷口癒合情況予以拆線,拆線後2天可正常洗頭或沐浴。
  • 五、 一般日常活動無特殊限制,可正常作息並避免頭部意外碰撞,為避免便秘可多給予水分及纖維質的攝入。
  • 六、 出院後一週門診追蹤,如有下列情形請儘速返診:
    1. 發燒或傷口出現紅、腫、熱、痛及分泌物。
    2. 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意識改變、抽搐、活動力變差、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狀。


延伸閱讀

護理部護理長 洪綺霞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