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新竹快訊】回歸正常生活真有這麼難?讓我們幫您找回在霧裡遺失的人生風景~「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內容下載:
 

在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服務期間相識許多個案與家庭,雖然我有滿腔的熱情,但偶爾也會因為他們與原來生活格格不入的處境感到很無力、很難過、很不捨,其中特別有一位個案讓我印象深刻,78歲鄭女士年輕時是一名優秀房務人員,自我要求標準特別高,每天總是把房務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讓飯店的運作更為有效率,對於主管的高度要求也都能使命必達,私下生活對子女的教育更是嚴格要求與高度期待,就這樣兢兢業業、精實生活一直到60歲退休,剛退休的前幾年生活過得非常充實、愉快且愜意,每天到田裡曬曬太陽、種種菜,開心的準備家人的三餐及協助家務。縱使退休後被診斷惡性腫瘤也都很積極且樂觀的面對治療。

2019年夏天家裡卻發生了些變化,女兒被診斷出有惡性腫瘤,需要積極治療,甚至被宣判剩餘時日不多,鄭女士毅然決然擔任起主要照顧者的角色,每天在醫院陪伴照護,就這樣在醫院待了快3個月。女兒出院了,但家人卻發現鄭女士似乎和之前不太一樣了。鄭女士開始出現找不到東西、忘記手機放在哪裡、會忘記自己要做什麼?家人覺得應該是在醫院待太久,過陣子應該就會好了,沒有太留意。直到2020年,鄭女士的症狀並沒有好轉,而且記憶力變得更不好,常常走出門或是到廚房都忘記自己要做什麼?常常去的菜園竟忘記要怎麼走?原本很拿手的整理家務工作也常常落東落西,會忘記洗衣服,忘記自己煮東西要關瓦斯,甚至把自己的小孩誤認,連名字都需要提醒才能說出來!女兒蔡小姐驚覺媽媽真的不太對勁,以前很嚴格的人個性變得很隨便,不愛動,也對家裡的家務不要求,還會開始與家人有些爭執,甚至自己的小孩竟然叫不出名字,於是決定陪同就醫。蔡小姐帶著鄭女士來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經醫師評估與檢查後,診斷罹患「失智症」,診間發現她們沉靜在不知所措的情節中,沒錯,這就是失智共照中心能協助的最佳契機,所以我和鄭女士相識了。

2021年春天,藉由失智症共照中心的轉介,鄭女士由女兒陪同第一次來到我們的據點參與課程,「鄭個管師~早安」,「阿姨早安~歡迎您來」一聲聲充滿活力的問候聲,緩解了第一次到據點上課不安的情緒;幾次的活動互動過後,鄭女士臉上歡樂的笑聲及活潑的課程內容取代了不安的心情及焦慮;至今3個月過去了,女兒蔡小姐很開心與我們分享「媽媽自從來據點上課後,發現她笑容變多了!」、「現在回家都會跟我們分享老師上課內容及同學的趣事」、「我很開心看到媽媽的生活有了目標,每天都期待要去上課!」、「謝謝您們用心和付出,讓我可以喘口氣,讓我心裡好過一點,讓我再看到媽媽的笑容和可以多為媽媽做點事,很幸運可以有機會參與這個活動及加入這個大家庭,讓我又找回媽媽的笑容」。蔡小姐滿滿的感謝及感想,聽著蔡小姐的訴說,我們知道她也一直在學習成長,從家屬支持團體課程、照護者的課程等,蔡小姐和家人們也慢慢體會到「遇到了就要去面對,雖然這條路應該會很艱辛,但這條照顧者的路途上並不孤單,因為有大家會一同分享、還會一起互相打氣加油」。

是的,不管是失智症患者或是家庭照顧者,失智的這條路上雖然可能艱辛漫長,但你們並不孤單。為使失智患者及家屬都能獲得持續性照護服務,讓失智患者盡可能留在家裡或社區中生活,延緩入住機構的時間,本院自106年起從醫院走出到社區並設置「失智症服務據點」,大大提升失智患者接受失智症照護服務的可近性,至今共收案67位,我們的據點提供了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安全看視、家屬支持性團體及照顧者訓練課程等項目,目的以延緩個案失能、減輕失智者家庭照顧負擔,讓每位失智者及家庭都能就近找得到資源,並使用服務提升個案生活品質及降低照顧成本。讓我們陪伴協助您們一同面對、一同分擔照顧服務的過程,多元複合支持服務,讓照顧路途不孤單,這條路我們永遠一同相伴。

陪伴與傾聽

個別化的心理支持

 


 

新竹臺大分院護理部護理師 鄭椀云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