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眾常困惑市面上打著促進身體健康名號的食品,到底是真是假?如果真的有需要,該如何選擇?
認識「健康食品」
因坊間掛著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的產品名稱滿天飛,政府為了民眾食品安全,於民國88年特別制定「健康食品管理法」(以下簡稱「健管法」),
條文中明定健康食品之許可、製造之安全衛生管理、標示及廣告、稽查及取締等事項;健管法所稱健康食品,指具有保健功效之食品;而保健功效,係指具有實質
科學證據之功效;故此,「健康食品」已在健管法頒佈施行後成為法定名詞,須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才可稱為「健康食品」。目前「健康食品」可以
宣稱的保健功效項目共有13項,包括調節血脂、胃腸功能改善、護肝、免疫調節、骨質保健、不易形成體脂肪、抗疲勞、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調節血糖、延緩衰老
、牙齒保健、促進鐵吸收、輔助調節血壓;其他不論是號稱「保健食品」、「機能食品」或「營養食品」,通通都沒有國家幫忙掛保證喔。(延伸閱讀:《選擇小綠人標章健康食品
擁有健康新生活》 )
接著問題來了,民眾要如何知道這些宣稱具有健康或保健的產品,真的是國家認證的「健康食品」呢?針對此一需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有提供經國家認證為
「健康食品」的正面表列,截至111年4月共有496項產品;網路資料查詢路徑為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業務專區》食品》食品藥物消費者專區》整合查詢服務》
食品》核可資料查詢
衛生福利部審核通過之健康食品資料查詢。民眾可依13項保健效果或關鍵字欄位加以查證。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健康食品
我們再次強調,若身體不適,必須儘速找醫師診治,以醫療的方式對症下藥並產生療效。其餘健康食品、食補等方式,則為
病症穩定後維持健康的選項之一,僅具「功效」不具療效。這裡針對幾個一般民眾常遇到的需求舉例:
食用後其他注意事項
若因食用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或膠囊錠狀食品後,發生身體不適,或食用健康食品沒有達到宣稱之保健功效者,都歡迎進行通報。通報路徑為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業務專區》通報及安全監視專區》食品專區》食品通報入口。
結語
回到本文一開始的民眾困惑,當看到廣告產品感到心動時,首先請先檢視該產品有沒有小綠人健康食品標章,若廣告產品是沒有小綠人的,我們可以
去「
衛生福利部審核通過之健康食品資料查詢」尋找已通過國家認證且有保健功效的健康食品;因廣告的產品到底有多少實證,其實專業人士也難以
就廣告內容來判斷,建議直接找國家認證為宜。若本身有疾病或特殊體質,則仍先以療效方面著手,請直接尋求醫師診治或諮詢營養師學習健康飲食
控制之道;假若想要額外食用輔助健康食品,請選擇小綠人標章並回饋予醫師,以適時調整醫療用藥。(延伸閱讀:
《市售植物性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安全嗎?》)
參考資料
|
口述/資料提供: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暨腎臟科主治醫師 姜至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