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新竹快訊】COVID-19疫情下的新生兒的經驗分享
內容下載:
 

COVID-19疫情整整席捲了近2年,在這個疫情下,新生兒加護病房一直是在疫情中相對低風險單位,在2021年1月台灣兒科醫學會、新生兒及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共識中,指出新生兒遭受感染的風險相較於成人低,研究顯示母子垂直感染的發生率約為3%。雖然罹患風險較成人低,但新生兒加護病房仍積極與反覆的學習穿脫隔離衣的演練,及遇有確診寶寶運送的桌上演練,便成了疫情下的例行公事。

在2020年的端午連續假期,在一如往常的夜班裡,接獲產房緊急通知,表示今日待產要臨盆的媽媽,在上產檯前時,PCR的報告呈現陽性,此時寶寶雖尚未出生,但也可能相對高風險的個案,從未遇過此狀況的同仁,帶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去協助即將要出生的孩子;同仁們憑藉著平時的訓練,回想每一個演練的步驟,產房的同仁迅速地完成所有的連繫,團隊們皆在擬負壓的產房待命,終於在凌晨一點時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以自然產方式娩出新生兒,母子均安,並安全的運送至負壓隔離病房。

由於媽媽是確診個案,必須與寶寶分開隔離,緊接著是任務的開始,不同於以往的是,此時的同仁都必須著全裝進駐到負壓隔離病房照護。而爸爸本身也是接觸者,現階段也在居家自主隔離中,當每日病情說明後,護理師透過隔離病房的公用LINE帳號,會主動回應父母,並說明寶寶現在的活動力及進食狀況,同時也回傳寶寶的照護影片及衛教照護的重點給予爸爸學習。在這疫情之中,讓不能雙手擁抱自己孩子的父母,有著片刻的安慰。很幸運的,這個孩子的2套PCR皆呈現陰性,寶寶可以安全地返家,終於完成一個困難卻又溫馨的經驗。

COVID-19疫情無形又可怕,提供一個安全的生產環境,及給予寶寶妥善的照顧,在照護的過程中,主動提供相關的資訊,雖然他們無法像喜獲麟兒的父母,可以直接擁抱及撫觸自己的孩子,但在這個過程中,不同於以往,我們給予父母更多的關懷與體諒,讓他們能在電話的那頭,仍舊能沉浸在迎接新生兒的喜悅,正是COVID-19疫情下最有價值的一刻。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護理部護理長 林雅卿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護理部護理長 黃百后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護理部督導長 李芷萍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