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花絮

::
【新竹快訊】我快篩,我驕傲!
內容下載:
 

疫情在短短幾週內大爆發,打亂了每個人的腳步。在健檢中心工作十餘年,第一次遇到業務完全暫停,就為了齊心打敗這無形的病毒。

我們的新任務有員工快篩(圖一)、竹科快篩(圖二)、常規住院病人與陪病者PCR篩檢及特殊需求侵入性檢查之門診病人、一般洽公等抗原快篩(圖三)。篩檢的任務是協助醫師為預住院的病人做新冠肺炎篩檢,原本覺得只是當個簡單輕鬆的小幫手,但穿上了防護裝備後,發現這不是想像中的簡單輕鬆。髮帽、N95、外科口罩、隔離衣、面罩…看著一字排開的大陣仗,心想「有必要這樣嗎?他們只是為了住院開刀的病人啊!」儘管如此,為了防疫做到滴水不漏,我們還是謹慎地依照穿脫防護裝備的步驟,確實的將裝備穿好穿滿。

由於採檢場地在戶外,不到30分鐘,已經汗流浹背。每天早上跟下午兩場的篩檢,頭髮衣服都是濕了又乾,乾了又濕;我們彷彿置身燠熱的蒸籠,一分一秒頓時變得無比漫長。在執行竹科採檢任務時有位護理師穿著防護衣在豔陽下曝曬協助採檢,以致心悸滿臉通紅不舒服。隊友擔心她無法勝任想和她換位,但她仍堅持上場,休息片刻後又回到崗位上;為了減少她走動而耗體力,我們則主動走採檢前線收取檢體回來檢測。採檢結束後結果全部是陰性,我們一起高聲歡呼;而在布滿口罩壓痕的臉上,已經分不清楚是汗水還是淚水了。

而護理長天天都會到現場關心著我們,除了慰勞我們的辛勞,也提醒我們隔離裝備要確實著裝,雖然悶熱但是能為我們擋下病毒這個無形殺手。我才了解到,雖然我只是醫療系統的一枚小小齒輪,但是保護好自己才能幫助更多的人,讓防疫的陣線能順暢運轉。

5月23日起我們的新任務需要協助院內同仁執行為期五天的篩檢。感控學姊說明了採檢的方法、篩檢結果進行及採檢的注意事項。之後,便是親上前線的時間了。

採檢的第一天,雖然開始得手忙腳亂,但幸虧之前有參與巡檢及整篩業務,我們靠著經驗迅速調整節奏順利過關。為了維護人員的健康,除了要保持社交距離,更要全程配戴口罩,僅露出鼻子方便醫師採檢。採檢時,醫師要用一根細細長長的採檢棒由鼻腔進去,採檢棒大約10公分,停留約8-10秒鐘並旋轉棉棒取得檢體。想當然爾,這樣的過程頗為不適,會想咳嗽、打噴嚏、流眼淚,很多同仁也常感到害怕或不知所措。對此,我們催生出採檢流程海報,並將其張貼於等候區,讓同仁於等候時可以詳閱。此外,團隊也運用巧思,以飲料空瓶DIY自製可收納、可消毒的環保採檢拭子專用架(圖四),不僅大大省下受檢者拭子的時間,也增加了工作的樂趣、成就感與團隊的向心力。

採檢完畢後想馬上知道結果乃人之常情。畢竟疫情擴散過於快速,看著不斷攀升的確診人數,身為醫護人員的我們自然很害怕染疫。但是,若是讓每個人都在採驗區等結果,豈不是變成醫院帶頭群聚了嗎?面對同仁焦急的詢問,我們也耐心不斷重複宣導「2小時內沒通知就是陰性,陽性會立即通知您」。有同仁幽默地回答我「要是真的確診可不要打給我」,也算是在高壓環境下的自我解嘲。所幸在這五天中並未碰到陽性個案,同仁也很配合地保持社交距離;灼灼豔陽也很熱情地參與篩檢,曬得黝黑的肌膚大概是本次採檢的伴手禮吧!

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唯有加強勤洗手,口罩戴好帶緊,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及避免群聚,以降低感染的機率。在為同仁執行篩檢的同時,眾人也會恪守本分,成為身邊戰友最堅實的後盾。

圖一 員工快篩 圖二 竹科快篩

圖三 常規住院及特殊需求快篩 圖四 環保採檢拭子專用架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護理部護理師 呂姿瑩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護理部護理師 許麗貞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