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下載 : |
 |
|
|
30歲的阿芬,看似40多歲,淡定的臉龐有著掩藏不住的疲憊,與做臨時工的先生阿強育有3名孩子,大寶12歲、小芊4歲及小亮2歲。阿芬生小亮時因無法支付醫療費用,醫師照會社工師而與她相識。
小亮因早產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在醫療團隊照顧下,無明顯的早產兒合併症,但很瘦弱,後經門診追蹤,發現發展遲緩需接受早療復健課程。在一次小亮感冒而門診費用無著落時,阿芬主動來找社工,才知道因先生阿強不穩定的收入,讓小亮沒有持續門診追蹤,社工了解後趕緊聯繫主治醫師及早產兒個管師,協助恢復門診追蹤及早療課程。為節省就醫交通費及時間,醫師協助將門診及早療課程轉至小亮家附近的醫院進行,而我則協助補助門診相關費用,同時聯繫社區社工持續關注她們的生活及資源協助,期待小亮家能在就醫就學及生活穩定下越來越好!
然而事與願違,新的挑戰接踵而至,某日阿芬來訪,說她又懷孕了,不想生下來且想結紮,不知該怎麼辦,希望社工師能幫助她。由於阿芬生小亮時狀況不佳危及性命,以她目前的身體及家庭狀況,再生一個孩子有極大風險,也無力照顧,故請她回家再和先生阿強好好談談。隔天致電詢問她的生理週期,估算懷孕約10週,因此緊急聯絡長期協助弱勢、付出極多的產科醫師,她二話不說立即協助安排了術前門診及3天後的手術排程,以防若胎兒週數較大時,母體需冒更大風險。
隔天只見3位不同年齡的孩子陪同阿芬至醫師的門診,先生阿強在家並未前來,孩子們在診間吵鬧,使得此次的術前門診倍加辛苦。因手術當天會住院觀察一晚,叮囑阿芬需請教會朋友或妹妹來院照顧;手術當天,一家5口浩浩蕩蕩的來了,三個孩子在病房又鬧了起來,我們只好讓她們待在病房討論室玩,以免干擾其他病人休息;與阿芬夫妻了解夜間照顧人力安排時,阿芬才開始打電話找人來醫院照顧她,卻無任何結果。術前夫妻兩人因阿強不肯簽手術同意書而大吵,一問之下才知道阿強懷疑阿芬腹中的胎兒不是他的。經過努力與兩夫妻溝通,尊重他們的決定,告知也可就此取消手術,但須了解其中的挑戰與風險。一番勸慰之下,阿強恢復理智,使手術順利完成。感謝產後病房護理長,主動安排阿芬的照護由護理師們接手,讓阿強帶著孩子們回家去。整個協助過程宛如一場驚心動魄的的球賽,在跨領域的醫療團隊一起努力之下完成艱難的任務,讓阿芬家度過此次危機。
隔幾日,請社區社工師一起幫忙提醒小亮的早療課程務必持續,對方同時表示已會同學校社工師處理其他孩子的學校糾紛及翹課。在孩子未成年前,阿芬家顯然是社政需持續關懷的家庭,期待跨領域及跨單位的共同協助能幫助這個家庭,讓春天到來!(為保護當事人,本案例使用化名並經過改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