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下載 : |
 |
|
|
陳先生,40歲男性,電子業高階主管,因工作壓力的緣故,已知罹患胃潰瘍兩年。昨夜凌晨,因肚子痛前來急診就醫,胸部X光顯示右側橫膈膜下游離空氣,同時伴隨著全身高燒,診斷為中空消化器官穿孔引起之腹膜炎。立即安排緊急腹腔鏡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於術後第五日出院。
大約2~8%的消化性潰瘍會造成急性潰瘍穿孔,這是種少見但嚴重的病況。穿孔會導致胃內容物(包括胃酸及食物)由胃腸道跑到腹膜腔內,引發急性腹膜炎,若不及時手術,可能會引起敗血症,導致病人死亡。
常見穿孔的部位在十二指腸與胃交接處(幽門)的前壁,病人典型的症狀表現為突發的上腹部劇痛,隨著病情的演變,會產生整個腹部的疼痛,腹部肌肉的僵硬等等腹膜炎的徵候。
目前手術治療消化性潰瘍穿孔必須考慮潰瘍穿孔的大小、位置、發病持續的時間、病人的年齡、是否合併休克及嚴重內科合併症,採取不同的手術術式。目前最常用的是單純潰瘍縫合手術,可以腹腔鏡微創手術或傳統剖腹手術為之。傳統剖腹手術大多使用於術前潰瘍穿孔時間太久,患者處於休克狀態或嚴重心肺功能不良不適合腹腔鏡手術的患者。至於腹腔鏡修補手術則使用於術前潰瘍穿孔時間並非太久、穿孔大小小於一公分、且有良好的心肺功能的非休克患者。
腹腔鏡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手術 (Laparoscopic repair o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s)之術式說明:
 |
 |
(圖片來源:作者手繪)
圖1 全身麻醉後,患者擺位為全平躺姿勢,手術者站在病人兩腿之間,第一助手站在病人左側,第二助手站在病人右側 |
圖2 以腸鉗探查確定穿孔處所在 |
 |
 |
圖3 送入15公分長3-0 Vicryl線進入腹腔,準備縫合 |
圖4 胃壁全層縫合 |
 |
 |
圖5 使用組織凝膠(Tissucol)施予在縫合過的穿孔傷口,加強傷口的穩定 |
圖6 在縫合換潰瘍穿孔處,施予組織凝膠之後,以大量清水灌洗腹腔,最後放置引流管,手術完成! |
 |
圖7 手術完一週,拆完線後,可以見到患者身上僅有4處微小的傷口 |
結論
微創手術方式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穿孔是一個相當有效的方式,傷口小、疼痛少、恢復時間快。但是受限於腹腔鏡手術環境的影響,對於病情較嚴重,心肺功能不良之患者,仍然不適合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