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湯姆先生的媽媽受白內障困擾有段時間了,平時至眼科門診就醫,都由湯姆的姊姊陪同。母親終於決定要接受手術,但開刀當天,湯姆先生的姐姐臨時有事,由湯姆先生陪媽媽到醫院接受白內障門診一日手術。到了醫院報到時,護理師與湯姆先生及媽媽確認手術前的準備,護理師先跟媽媽確認姓名、出生年月日、手術部位後,在檢視說明同意書簽署狀況時,發現手術同意書與麻醉同意書有好幾處漏了簽名,於是提醒湯姆跟其母親,湯姆先生第一次看到這些同意書,不免滿心疑惑,想要再看一次,但是,媽媽拿起筆來說:「不用了,醫師都說過了,簽一簽,趕快進去了。」母親簽完同意書,護理師協助媽媽戴上手術手圈後,請媽媽至更衣室更衣,去除金屬、活動假牙等,如廁完畢,進到手術室。
這天的手術相當順利,但是,返家後,湯姆先生心想:「我好像還沒將同意書看清楚,母親就這樣簽名了…,是不是哪個環節我需要注意?」
[為什麼很重要呢?]
現代醫療強調「全人醫療」,醫療決策是十分專業而複雜的判斷,除了醫療專業,病人參與也非常重要,而「知情同意」的過程,就是病人參與精神的展現(陳亮汝、劉美玉、吳珈旻、馮兆康,2014)。
醫療界越來越重視醫病溝通,除了維護病人自主決定與「知」的權利,建立良好醫病關係與互動,有助於醫師瞭解病患的需求,亦能透過醫病互動,降低醫病雙方的認知差異,讓醫師順利說明醫囑及執行,幫助病人改善病況(Krumholz, 2010)而手術的執行亦是如此。
一日手術是醫院中很常見的醫療措施,與住院手術不同的是,一日手術病人事先在門診已經進行完手術說明,攜回的說明暨同意書如有遺忘、漏簽、有問題無處問、或者看不懂等狀況,都可能影響一日手術的流程,因此,了解說明同意書簽署的問題相當重要。
[醫院做些什麼—以眼科門診一日手術為例]
- 一、於門診時:
- 醫師替病人診察說明,如病人需施行門診手術,安排門診一日手術。
- 主診護理師將手術同意書交付醫師填寫,並將各術式同意書裝訂完整,於最前面增加單張提醒病人需完整簽署的同意書(圖1),由協診護理師向病人說明,視情況為病人加註需填寫的地方。
- 如病人返家後仍有疑問,可以利用手術注意事項說明書上的門診手術諮詢電話,來電詢問。
- 二、於手術室報到後:
- 病人至手術室報到時,外勤護理師會協助作術前準備,確認病人姓名、出生年月日、術式、手術部位、相關同意書簽署狀況、禁食時間等。
- 備有同意書簽署範本(圖2),提供病人與家屬參考。
- 確認完畢後,協助病人戴上手術手圈。
- 如病人對術前須知或有手術照護相關疑惑,會請護理師協助說明,如對術式、自費/健保、風險等仍有疑問,會再請醫師解釋說明。
[有您參與更好]
為保障病人「知」的權利,讓我們一起為門診一日手術同意書簽署完整作努力!
如果您是病人或家屬—
- 於門診時儘量向醫師提出手術相關疑慮。
- 如返家後仍有疑問,在手術前可以撥打注意事項說明書上之門診手術諮詢電話詢問。
- 家屬可協助病人確實填寫同意書,利用「提醒單張」確認填寫之同意書份數,再次檢查
是否漏填答。手術當天出門前別忘了將填妥之同意書攜帶至手術室。
- 門診陪病家屬與手術當日陪病家屬為不同人時,應事先交班溝通,避免資訊未傳達完整,
影響手術前之準備。
- 如至手術室時,發現有部分同意書未簽署完整,可參考同意書簽署範本,
確認必填欄位皆有簽署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