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兒童專欄
青少年整形的適當性—從生理,心理與法律的層面談起
快樂寶貝上學去~進入幼兒園的學前準備
 
Q比誕生史
 
 
 
前期兒童專欄
 
 
     

 

 

 

 

 

 

 

:::


快樂寶貝上學去~進入幼兒園的學前準備
內容下載 :
 

寶貝要進幼兒園,對小孩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成長里程碑,對父母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小孩要學習適應較長時間離開熟悉的人及情境,進入團體生活;父母要學習對一直細心呵護的小寶貝逐步放手,讓孩子逐漸獨立面對生活中的事務。我們可以為孩子做哪些準備,好讓這個經驗是一個愉快、有趣、新奇的探索,亦是進入團體生活的一個好的開始呢?

首先,這是一個長期的準備,並不是一時的訓練就可以達成。要孩子能勇敢的向外探索,孩子必須先能適當信任外界,且對自己有信心;而要能信任外界及建立對自己的信心,有賴於安全的依附關係做基礎。孩子自小的需求要能被照顧者注意到、給予適當的反應,提供適當需求的滿足,例如孩子害怕時,能得到你的安撫及鼓勵;快樂時能與你共享喜悅;餓了能獲飽足;需等待時,了解你沒有忘記他的需求。因每當有需要時,總能獲得情緒支持的經驗,他得以勇敢的繼續向外探索,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增加自信心;信心增加更勇於探索,形成良性循環。

其次是面對問題或挫折的基本態度。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難免會有挫折或不喜歡的情境,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陪著孩子一起去經歷、感受,共同面對挫折的不愉快,以及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來改變這個情境,可以逐步培養孩子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例如小孩常因地不平而跌倒,我們要教他責怪地不平害他跌倒、打地板出氣?還是要學習著自己小心一點、看清楚再走?我們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試著找出地不平的原因,有什麼可以改變地面平整的作法,是要報請有關單位或相關人員處理,或是自行處理?雖然小小孩可能不完全理解這些繁複的作法,但就在觀察大人作法中,可以逐步學習問題解決的態度與方式。

另外,也得培養孩子的共享觀念及能力,在生活中學習合作與分享。團體生活與家庭生活有所差異,家中多以小孩為中心,小孩常不需禮讓、不需考慮他人需求,但在團體中,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但也需留意團體的節奏及目標,這也是進入幼兒園的重要學習目標之一。入學前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學會,但是可先做初步的嘗試及體會,例如,學習在家中也適當留意手足及父母尊親的需要,互相妥協下,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再者,父母宜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及開放溝通的態度。孩子上學後,難免有挫折,口語表達能力可能也還有局限性。父母必須敏於觀察,了解孩子的情緒經驗及行為變化的原因,細心聽孩子說,了解其學校生活新體驗,孩子有任何的適應困難都能即時發現,提供必要的協助。

最後,在進幼兒園前,父母除了評估幼兒園的硬體條件之外,也須多觀察了解老師及園方的教育理念執行情形,評估是否與自己的價值觀相符。若是不一致,考慮該差異是否發生在關鍵的項目,是否違反自己重要的價值觀,以決定是否可接受該幼兒園的教育方式。當然也不容易找到理念完全相同的幼兒園,因此要檢視自己的價值觀,依據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屬性及現實的條件來做選擇。做了選擇之後,要能適當信任老師,並保持良好的親師溝通,了解孩子的適應情形,也了解老師的教學及行為處理方法,配合自己對孩子的觀察及了解,為孩子的學習及團體生活,建立一個愉快的開始。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蘇淑貞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