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1
前期內容 最新消息 文藝走廊 發燒話題 醫療團隊 保健園地 臺大書展 醫師介紹 臺大花絮
 
 
* 98.05.28 端午節門診休診
* 兒童過敏性鼻炎的黑眼圈
* 深腦刺激術發展成果發表-巴金森症 
* 疫情訊息:國內、外疫情
* 臺大醫院民眾健康講座(2009 年 05月)
 98.05.28 端午節門診休診
 
 
98年5月28日(星期四)適逢端午節本院門診休診,各項檢查及檢驗停止服務;
 
5月29日(星期五)及30日(星期六)門診照常。
 
 
  TOP
 兒童過敏性鼻炎的黑眼圈
 
 
利用電腦分析的方法來研究過敏性鼻炎患童的黑眼圈
 
幾年過敏性疾病逐年增加,已經成為國民健康上最大的威脅。而長久以來黑眼圈一直被認為與過敏疾病有關,過敏免疫科醫師也經常被問到「我們小朋友有明顯的黑眼圈是否有過敏?」,長期以來一直無法得到真正的解答。
 
 
為了真正了解此一問題,臺大小兒過敏科醫師,陳建翰(目前在敏盛醫院小兒科服務)、林于粲醫師、江伯倫主任與中央警察大學溫哲彥教授、台灣科技大學的邱士軒教授一同開發出一個新的電腦評估方法,可以用來客觀地測定黑眼圈的顏色深度和範圍。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黑眼圈的顏色深度和範圍與過敏性鼻炎罹病時間長短、眼部和鼻子症狀都有相關性。
 
 
此一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國際上過敏學研究方面排名第一的期刊【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所接受,顯示受到國際上相當大的重視。也因為此一研究受到國際研究的重視,所以被美國過敏免疫及氣喘學會的通訊特別撰文介紹。
 
 
此一研究成果的主要意義在於:
  1. 這是第一篇利用電腦定量的方法來研究黑眼圈,同時明確地證明黑眼圈的深度和範圍與過敏性鼻炎的嚴重度和罹病時間長短的確有關。
  2. 未來可以利用此一客觀的評估方法來分析黑眼圈,並用來作為治療是否有效的重要臨床參考。
  3. 這是結合不同領域和校際合作的一個重要例子,結合各種研究技術應用到生物醫學疾病上,將是未來的趨勢。
 
 
這是第一篇利用定量的方法來研究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黑眼圈嚴重度,結合電腦科技評估的方式可以測定黑眼圈與過敏性鼻炎之間的關連性。未來,結合生物科技與國內已經很有基礎的IT和工程來發展,應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公共事務室 彭道華  TOP
 深腦刺激術發展成果發表-巴金森症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及深腦刺激術發展成果發表
 
罹患巴金森症病患最大的困擾就是病患對於行動控制出現障礙。對這類病患來說,必須面對生理及情感上極大的挑戰,其中包括對工作、婚姻、生育及未來人生規劃的影響,以及漫長的藥物治療過程可能發生的各種藥物反應,和自身無法控制的運動功能、情緒變化。家裏成員中若是有一位較重症的巴金森症患者,家屬不但要全天候照顧,而且也會攪亂彼此的生活品質,甚至可能拖垮整個家庭,造成更大的社會成本支出。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獲評「國際傑出巴金森中心」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2007年成立,於2008年被美國國家巴金森基金會評鑑為「國際傑出巴金森中心」,在亞洲地區只有新加坡以及台灣的臺大醫院獲此殊榮,本中心由院內多科部門專業整合,以創新診斷及治療新技術,提供民眾整合式服務,有藥物指引、疾病照護相關衛教、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社會福利等諮詢 (臺大醫院巴金森中心網址:http://www.pdcenterntuh.org.tw/index.htm;美國國家巴金森基金會網址: http:// www. parkinson.org/)。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是亞洲唯一以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施行巴金森症外科者。目前醫療團隊已完成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30例以上的成功案例,成果非常顯著;除此之外還設有深腦部刺激術特別門診,可依病情需要,由專業團隊提供病患一套完整的術前評估模式,以及術後的專業照護諮詢。
 
 
開關現象及異動症 口服用藥的瓶頸
 
巴金森症的病徵,是腦中的黑質組織多巴胺細胞退化死亡。當控制運動多巴胺神經退化超過60%時,便開始出現輕微症狀,包括肢體顫抖、僵直及動作緩慢。初期症狀會先由身體單側的手腳發生抖動現象,再延伸至另一側,退化愈多,則症狀會愈嚴重。目前巴金森氏症前期主要是以口服左多巴藥物治療為主,病患在服用藥物5-8年後,便會出現藥效逐漸減弱的現象,由於巴金森氏症是種漸進式的疾病,多巴胺神經會持續凋零,以致口服左多巴藥物的有效劑量愈來愈高,藥效時間卻愈來愈短,出現所謂「開關現象」;意指患者的運動功能猶如電器的開關,電來時能夠走,電力不足時,寸步難行。另一個副作用是異動症,當藥效達到頂點時,病患會出現局部或全身性的身體搖晃與肢體亂動。由於年輕型患者對於藥物的敏感反應度較高,症狀特別明顯,常常會讓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極大的困擾。
 
 
無框架立體定位搭配功能性導航系統 手術時間縮短約 3 小時
 
當藥物治療無法控制嚴重病患之症狀以致影響生活品質,手術治療便成為很重要的治療方法。臺大醫院巴金森症醫療團隊表示,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能透過電極放電與輕量藥物輔助來舒緩症狀,是目前巴金森病患除接受藥物治療外,有效改善無法以藥物控制症狀的手術之一。
 
以過去有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為例,開腦前的檢查相當複雜,病人要忍受頭頂用螺絲鎖著三公斤重鐵盔,再藉由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造影,以及視丘下核定位造影取得插針座標位置,且手術時間長達 8~10小時;然而新式「無框架立體定位技術」只需在頭上插上五枚感應釘,利用功能性導航系統導引,即可定位出精準視丘下核的3D立體座標位置,方便下階段開腦手術快速進行,手術時間可節省 3-4 小時。臺大醫院巴金森症醫療團隊解釋,深腦刺激術治療也有約3%至5%腦出血的風險,但該風險取決探針插入腦部的次數,由於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的精準定位,大幅降低插針次數,因此也將手術準確率提高約46%。
 
根據美國新英格蘭雜誌於2003年 1份研究報導,針對 49位巴金森氏症病患連續追蹤5年調查發現,使用深腦部刺激術(DBS) 的病患,1-5 年後可減緩巴金森氏症狀產生顫抖現象約75%,僵直現象約71%,無法動作約49%,口服藥物也能大幅減少約 5 成以下的劑量;然而臺大醫療團隊在治療巴金森氏症病患也發現,接受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的患者,術後的運動功能改善約57%,口服藥物也能大幅減少約5成以下的劑量,因此深腦部刺激術(DBS) 在國內外都給予高度肯定。
 
 
公共事務室  TOP
 疫情訊息:國內、外疫情
 
 
國內疾情:
 
    疾病管制局發布今年(2009)首例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為 2歲 5個月男童,3月31日發病,4月5日死亡,檢驗為感染腸病毒71型。依據該局監視資料顯示,臺灣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四到六月是好發季節,其中以腸病毒71型較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及死亡。鄰近國家亦有相關疫情,中國大陸目前腸病毒疫情正處於上升階段,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91.27%),預計於5-7月間達高峰。香港及澳門近期手足口病聚集及腸病毒71型感染病例數亦有上升。
     
    腸病毒的傳染力強,家有 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以及教保育機構,應隨時注意個人、幼兒及學童個人衛生,加強洗手,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如有疑似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例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請應儘速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時間。若要獲得更多腸病毒防治常識,請至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進入「防疫專區/疾病介紹/第三類傳染病-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
 
 
國外疾情:
 
  • 墨西哥與美國西南地區爆發人感染豬流感...更多訊息請見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站。http://www.cdc.gov.tw
  •  
  • 下表為近期國外重要疫情,請提高警覺。
  • 類 別 國 家 疫    情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至 98.4.6
    人類禽流感 越南 Dong Thap省Mekong delta地區1名3歲男童3/16在胡志明市一家醫院住院,3/18檢體檢驗出H5N1流感陽性,該男童為該國今年以來第4例通報感染個案。
    (H5N1流感) 埃及 3/23~4/2公布新增 3例H5N1流感確定病例,係Assiut州Elfath區的38歲女性、Qena州Qena區的 2歲半女童和Beheira州1名 2歲男童,發病前皆曾接觸病死禽。
    印尼 近期疑似感染H5N1流感個案:
    1.東爪哇Ngawi有1名2歲兒童。
    2.Riau省Pekanbaru市1名2歲半男童。
    3.西爪哇Garut區Cintanagara村新增 2例為 2名30歲及35歲姊妹。
    禽類禽流感 印度 3/8West Bengal省發生1起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3/17West Bengal省發生1起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
    伊波拉病毒 菲律賓 3/31公布 1名豬隻屠宰場員工檢測感染Ebola Reston病毒,自2008年12月迄今共採檢141人,累計檢出6例陽性,對豬隻均有職業接觸。近期菲律賓的病例感染事件,為首次於豬隻身上發現Ebola Reston病毒,亦為首次發生人類可能感染自豬隻的案例。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4/2公布,中國、印度、俄羅斯及南非的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病例占全球60%,估計全球每年新增的50萬例MDR-TB中僅3%接受治療。每年新增4,000例以上抗藥性病例或新增結核病例有10%具抗藥性的高負擔國家共27國,包括: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孟加拉、白俄羅斯、保加利亞、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愛沙尼亞、衣索比亞、喬治亞、印度、印尼、哈薩克、吉爾吉斯、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緬甸、奈及利亞、菲律賓、俄羅斯、巴基斯坦、南非、塔吉克、烏克蘭、烏茲別克、越南。
    小兒麻痺症 美國CDC公布,全球2008年通報1,659例小兒麻痺症,1,513例(91%)來自 4個流行國家(奈及利亞801例、印度559例、阿富汗31例、巴基斯坦118例),146例為 14國通報之境外移入造成的病例。
 
 
感染控制中心  TOP
 臺大醫院民眾健康講座(2009 年 05 月)
  由總院區 門診、健康教育中心及公館院區主辦之民眾健康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日期 主題 主講人 上課地點 洽詢電話 主辦單位
5月4日(周一)
中午12:00~13:30
有壓力的生活,才好!
談日常生活的壓力、因應與放鬆
吳治勳
臨床心理師
總院區一東
第七講堂
(02)23123456轉67171;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臨床心理中心
5月7日(週四)
下午2:00~2:50
老年病症候群系列-6
老年高血壓
蔡岡廷
醫師
總院區二東
健康教育中心
(02)23218403、23562114;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健康教育中心
5月7日(週四)
下午3:00~3:30
減重飲食系列-7
青少年
陳燕慈
營養師
總院區二東
健康教育中心
(02)23218403、23562114;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健康教育中心
5月11日(週一)
下午2:00~3:20
照護孩子需知
兒童結核病與腸病毒
張鑾英
醫師
總院區二東
健康教育中心
(02)23218403、23562114;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健康教育中心
5月11日 (週一)
下午3:30~4:00
減重飲食系列-8
糖尿病患者
鄭千惠
營養師
總院區二東
健康教育中心
(02)23218403、23562114;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健康教育中心
5月13日(週三)
下午2:00~2:50
不受歡迎的石頭
泌尿道結石
黃鶴翔
醫師
總院區二東
健康教育中心
(02)23218403、23562114;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健康教育中心
5月15日(週五)
下午2:00~2:50
您是否錯誤服藥?
居家用藥安全
黃彥銘藥師 總院區二東
健康教育中心
(02)23218403、23562114;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健康教育中心
5月16日(週六)
上午9:30~11:00
老年腫瘤學 林坤霈
醫師
老年醫學部
公館院區
醫療大樓二樓
演講廳
(日)8733-9240,
87339037;
(夜)87339255
公館院區
綜合管理部
5月18日(週一)
下午2:00~2:50
急救常識
CPR&哈姆立克急救法
楊志偉醫師 總院區一東
第七講堂
(02)23218403、23562114;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健康教育中心
5月18日(週一)
下午3:00~4:30
急救常識
心肺復甦術(CPR)演練
助教 總院區一東
第七講堂
(02)23218403、23562114;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健康教育中心
5月27日(週三)
下午2:00~2:50
整合醫學系列-7
進入中、草藥的繽紛世界
李水盛
藥學系主任
總院區一東
第七講堂
(02)23218403、23562114;
週一至週五、
8:00~17:00
健康教育中心
  臺大醫院總院區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 1 號

臺大醫院公館院區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三段 155 巷 57 號
 
TOP
 
版權所有©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