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花絮

:::
【金山快訊】慢飛的孩子,也能展翅高飛──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兒童早療的故事
內容下載:
金山分院復健技術組組長 陳燕慧
 

偏鄉的需要,專業的回應

北海岸地區涵蓋金山、萬里、石門與三芝,人口約七萬多人。這裡背山面海,雖然觀光客絡繹不絕,但在醫療資源上卻十分匱乏。過去若孩子有發展遲緩問題,家長常得大費周章帶著孩子前往台北或基隆,每次就診往返可能耗上一整天,除了舟車勞頓之苦,家長也要被迫請假帶孩子做療育,讓許多家庭選擇放棄或延遲療育。
2014年,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正式成立「兒童早期療育團隊」。這是北海岸第一支完整的專業早療團隊,由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心理師與營養師共同組成,透過跨專業合作,讓偏鄉孩子也能享有與都會區相同的療育機會。


以家庭為中心,讓照顧持續發生

金山分院的早療模式強調「家庭參與」。專業人員不只是在醫院裡治療孩子,更會陪伴父母,教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互動。這樣的理念,讓「治療」不再只是每週的一小時,而是延伸到孩子每天的生活中。
醫院同時舉辦親職講座、家長支持團體,甚至透過社群軟體分享教養影片。這樣的設計,讓父母隨時都能獲得專業支持,也建立起與醫療團隊的夥伴關係。
家長心聲
「孩子現在能專心坐下來吃飯,也開始願意表達心情了。這些改變,對我們家來說,比什麼都珍貴。」


特色創新:營養師與幼兒園老師的加入

金山分院的早療,有兩個特別之處:

  1. 營養師納入核心團隊:因為孩子的發展與飲食密不可分,根據研究顯示,發展遲緩兒童多有體位不當(過胖或過瘦)的狀況,營養師的加入讓孩子的照護更全面。
  2. 幼兒園老師參與:老師每天觀察孩子的行為與學習狀況,能提供醫師與治療師最直接的資訊,同時把療育策略帶回校園。
這樣的創新做法,使得早療不僅停留在醫院,而是延伸到家庭與學校,真正落實「全人照護」。


醫學中心下鄉,城鄉零距離

臺大總院兒童早療團隊每年固定三次走入金山,攜手分院共同進行「兒童聯合評估」。這樣的外展服務,讓北海岸的孩子不必舟車勞頓遠赴台北,就能在家鄉接受到醫學中心等級的完整評估與照護。
對家長而言,這不只是便利,更代表著「城鄉無差別」的公平機會。無論住在台北市區還是北海岸偏鄉,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同樣專業而全面的支持,這正是臺大醫療體系履行社會責任、守護偏鄉的最佳體現。


走出醫院,連結社區

同時,醫院積極與地方衛生所、地區資源中心以及社福單位合作,建立完善的轉介機制,確保孩子與家庭能依需求獲得最適當的資源。無論是醫療、教育,還是社會福利支持,金山分院都致力於把資源串連起來,形成守護偏鄉孩子的安全網。


孩子的進步,看得見

早療的成果,往往體現在細微的日常。許多家長分享,孩子情緒控制改善了,開始願意交朋友,甚至學會使用正確策略與同儕互動。
老師們也觀察到,孩子在學校裡不僅專注力提高,人際關係也更融洽。這些改變,或許在都市看來只是小進步,卻對偏鄉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希望。


獲獎肯定

一路走來,金山分院的早療團隊深知偏鄉工作的辛苦:人力有限、資源不足,但他們始終相信,孩子的成長不應因為住在山海之間就失去機會。
這份堅持,在2023年開花結果。金山分院兒童早療計畫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成為全國品質與專業的象徵。對團隊而言,這份榮耀不只是獎牌或認證,更是對多年努力的肯定—每一次帶著孩子學走路的練習、每一場陪伴家長的對談、每一次跨專業的討論,終於被看見。
這個獎項屬於團隊,也屬於所有偏鄉的家庭。因為有了家長的信任、社區的支持,以及孩子勇敢的笑容,金山分院才能走到今天。這份榮耀,象徵著偏鄉早療不再只是「追趕進度」,而是能與都會並肩,為孩子們開創更平等的未來。


結語:照亮台灣頭,守護北海岸

與其他國內早療團隊相比,我們服務的個案數並不是最多,也沒有充足的人力與雄厚的資本。然而,金山分院的早療團隊始終秉持信念:用最少的人力,發揮最大的力量。
我們整合院內專業、共享總分院資源,攜手教育專業力量,並透過提升家長的療育能力,把「以家庭為中心」的理念落實在每一個孩子的日常中。正因如此,才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維持高品質、高滿意度的兒童早療服務,讓北海岸的發展遲緩兒童獲得適切的資源與照護。
這些「慢飛天使」在陪伴下逐漸長出更堅韌的翅膀,得以勇敢展翅,海闊天空。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用有限的資源,串聯總院、學校與社區,走出一條屬於偏鄉的早療之路。這份努力,不僅改變了一個個孩子的未來,也讓「照亮台灣頭、守護北海岸」的承諾,化為最溫暖的實踐。



巡輔老師一同參與兒童聯合評估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兒童治療室
兒童早療聯合評估現況
兒童治療現況 兒童治療現況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兒童早療團隊與總院兒童早療團隊合照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榮獲SNQ認證頒獎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