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學部補綴科主任 王東美 | ||||||||||
社群媒體上琳琅滿目的植牙與假牙廣告,令人霧裡看花。然而即使植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修復缺牙的選擇,你知道植牙並不是「一種方案打天下」的治療嗎?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適合的治療方式也有差異;如果不打算植牙,利用口內原本的牙齒與黏膜來支持固定牙橋或活動假牙,也是常見的處置。如果你正在煩惱要選植牙還是假牙,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認識:要怎麼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缺牙重建治療方式。 為什麼大家都說植牙好?
缺牙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造成咀嚼功能下降、營養吸收不良、咬合不平衡,甚至讓臉型改變、加速老化。傳統假牙是利用剩餘的自然牙齒或是缺牙區的口腔黏膜來支撐固定假牙或活動假牙。因為是用剩餘的口內組織來分攤失去牙齒原本的工作,所以雖可以彌補部分功能,但也容易讓承擔假牙的牙齒與黏膜因為受力較大而損害齒質或牙周。 難道都是植牙比假牙好,沒有例外? 由於植牙必須經過將人工牙根植入骨頭內的手術,植牙區可能會有骨頭、牙齦不足必須補骨補肉的額外手術,所以還是有些人不適合植牙:例如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未控制好的糖尿病、菸癮大、癌症治療中、缺牙區曾受過放射治療、或使用一些抑制骨頭代謝的藥品等,並不適合植牙手術。而且植牙的治療費較高,如果對預期結果設定過高,與能接受的治療時間、費用、植牙區的條件等等無法匹配,也是增加植牙後失望的風險。此時就要跟醫師討論除了植牙以外的治療選項。 植牙選項百百種,我該怎麼選?
聽起來植牙很棒,但實際執行時,可不是只有「種一根牙」那麼簡單。從種幾支植體、要做固定還是活動式,到需不需要補骨或搭配其他手術,每個步驟都要根據個人情況來評估。 1. 你的需求與預算 不是每個人都希望「最貴、最多支」,有些人只是希望能正常吃東西就好;有些人則重視外觀,甚至希望盡快完成、立刻見效。這些都會影響你選擇哪一種口腔重建方式。
2. 你的身體與口腔條件 不管治療多厲害,最終都要「用在你身上」才算數。醫師會評估你是否適合進行手術,包括:
3. 美觀與生物力學考量
除了好不好用,很多人也關心植牙之後漂不漂亮。有時候為了達到良好的外觀,可能需要微調牙齦形狀或牙齒排列,這會影響植體的位置與假牙設計。
所以,醫師會根據你的咬合力道,調整植體數量、大小、位置,必要時會建議你晚上戴「咬合板」(night guard)保護植體。 常見的植牙方式有哪些?
怎麼知道哪一種最適合我? 最重要的一句話是:「量身訂做比翻書照抄更重要。」
結語:最好的牙,永遠是你自己的牙 要再次提醒大家:植牙雖然是一個安全且成功率高的治療選擇,但還是可能有其他因素導致無法植牙,此時殘餘牙齒與黏膜的健康程度就會影響傳統假牙的舒適度。植牙除了不會蛀牙以外,也跟自然牙一樣會因為細菌與食物殘渣堆積而導致牙齦發炎、齒槽骨吸收、進而導致鬆動;也可能因為咬太大力而破損斷裂。所以植牙治療並非一勞永逸,而是要搭配正確的口腔健康維護觀念與策略,做好平時保養。每天刷牙、定期洗牙與檢查,是預防牙齒脫落與維持重建成果的關鍵。當你真的需要植牙時,也不要害怕問問題。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加上專業醫療團隊的幫助,相信你一定能找回健康的咬合與自信的笑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