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企劃

:::
惱人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內容下載:
口述/資料提供:復健部主治醫師 蕭名彥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護理師 陳佳淩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常來自姿勢不良和壓力,無論是久坐的上班族、終年辛勞操持家務的媽媽、揹著過重書包的學生族或者放假時整天追劇打電動的宅男宅女們,常常會引發肌肉痠痛,就醫時才知原來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這種堪稱現代人文明病之一的困擾幾乎很多人都發生過,讓人不得不重視。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主要是由肌肉和筋膜過度緊繃、拉扯、或受傷所引起,多是長期使用不當造成。常見的原因包括:
  • 過度使用:反覆性的動作或不好的操作習慣,導致肌肉長期過度疲勞。
  • 不良姿勢:長期維持不正確的姿勢會增加特定肌群的負擔造成肌肉緊繃。
  • 外傷:如跌倒、突然的動作造成肌肉拉傷。
  • 次發性:還有一個很常見的原因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關節周圍肌肉緊繃、神經壓迫引發下游肌肉的緊繃。
  • 壓力:精神壓力或情緒緊張、睡眠不足也可能引起肌肉僵硬。



筋膜炎是一種慢性病症,絕大多數可用熱敷來緩解,如果疼痛是由於急性損傷或發炎引起的,就可以在受傷的初期使用冰敷,以減輕局部腫脹、發炎和疼痛。而筋膜炎一般都持續一段時間,來自肌肉的緊繃或僵硬,以熱敷有助於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並緩解疼痛。治療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方式,介紹如下:
  • ◆ 藥物治療:
    1. 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藥可減輕疼痛與發炎。
    2. 肌肉鬆弛劑:幫助減少肌肉的緊張與痙攣。
    3. 鎮靜安眠:幫助放鬆、改善睡眠,也有肌肉鬆弛的效果。
    4. 局部注射:利用細針注射肌肉內的病灶,主要是利用針的機械力刺激,達到放鬆肌肉的效果。可以搭配局部麻醉劑或類固醇注射,減輕注射後的疼痛。
  • ◆ 物理治療:利用復健治療機具或姿勢訓練以改善不良姿勢,預防長期的筋膜緊繃或過度使用,例如:伸展、按摩、熱敷、電刺激、超音波熱療,幫助緩解肌肉僵硬與疼痛。
  • ◆ 肌筋膜疼痛的病人就醫之後,建議在家時可做以下居家復健項目:
    1. 輕柔的伸展運動:針對緊繃疼痛的肌肉進行每日的伸展,保持肌肉的柔軟度。
    2. 肌力訓練運動:例如針對下背,強化核心肌群,以支撐全身的正確姿勢;肩頸疼痛要強化頸部及上背肌力,改善駝背姿勢避免過度拉扯特定肌肉。
    3. 自我按摩:使用滾筒或按摩球按壓肌肉痛點,緩解肌肉緊張。


如何預防筋膜疼痛的發生(圖),最重要的還是維持正確姿勢,無論坐姿還是站姿,都要保持脊椎的自然曲線,避免過度彎腰或駝背;還要注意調整適當的工作環境,確保工作台、椅子的高度和角度合適,避免身體長時間處於不自然的姿勢;另外規律運動,加強肌肉的肌力與耐力,尤其是核心肌群的訓練,有助於支撐全身的姿勢;規律的做柔軟操和伸展、有氧運動也有助筋膜炎的改善;最後請避免過度使用肌肉或長時間重複相同的動作,適時休息並調整姿勢。

如何預防筋膜疼痛的發生

圖 如何預防筋膜疼痛的發生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常來自姿勢不良和壓力,所以最重要的是調整生活習慣:維持健康的作息、規律運動、保持良好姿勢,都有助於預防肌筋膜疼痛的發作。放鬆與睡眠也很重要,充足的休息可以改善肌肉疲勞、增進肌肉的修復。最後如果疼痛持續沒有改善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進行評估和治療。


可以看更多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