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灣在2019年5月24日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並積極給予同婚者及其子女一個友善的社會環境,而四年前我們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產房也迎來第一對同性婚姻的產婦。 兩位媽媽都非常期待新生兒的到來,且都想感受嬰兒與媽媽之間的特殊親密感,我們提供許多相關衛教指導,也與產婦及配偶共同討論母乳哺育及親子同室計畫,讓兩位媽媽亦能享受母親及寶寶之間特殊情感連結,但照護過程中發現住院期間未曾有家人探望,產婦表示「我爸爸曾說我去結婚登記的話,他就當作沒生過我這個女兒」、「我媽媽曾怒斥說我生一個好好的女兒,跟女生結婚,像話嗎?你這樣丟了我們家的臉…..,所以後來我就搬出來住了,懷孕的時候有跟家人說,也有說要來生小孩了,但他們都沒有表示。」配偶表示「我的父母知道我跟女生結婚後就斷了與我的關係,我也不想跟他們多講什麼。」初為人母的心其實都是一樣的,同樣也會面臨育兒之挫折與家庭上的問題,有別以往家庭成員組成模式,原生家庭的不諒解及缺乏家人支持,往往導致同性婚姻及育兒之路易孤立無援。 住院期間產婦的配偶全程陪伴,沒有一天缺席,從中了解其配偶的雇主,在了解她們的狀況後,也願意讓配偶休假,讓她與爸爸們一樣享有陪產假,並且還包了一個紅包恭喜她,然而原生家的拒絕聯絡,讓原本新生命到來的喜悅減半,不能和家人分享,遇到了問題也無法向家人請教,在需要時也無家人的支援,說到這裡配偶及產婦都濕了眼眶,不過看著嬰兒床裡熟睡的寶寶,媽媽們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條路是我們選的,雖然無法預測未來會遇到狀況,但是不管再苦再累,我們都會努力,給寶寶一個完整健康的家。最孤獨的感覺,或許是明明有家人,但卻無法依靠無法分享,只剩「我們」能互相扶持。 在這次的護理過程中同時也讓醫護團隊進行自我省思,以往臨床產後照護,衛教對象均為異性戀家庭,也從未遇見同性婚配者生育,而此次照顧中,發現同性婚姻者需要更多的包容與支持,我們也應該給予相關的支持與協助,陪伴她們一起走過。 生產後的一個月,產婦與其配偶一同來產房送滿月禮盒,在與兩位媽媽們談話過程得知,現階段仍持續努力修復與原生家庭關係,雖然現階段父母仍未有探訪,但彼此間已有訊息的傳遞,正因自己也成為了母親,就更能體諒做父母的心,我們都相信,總有一天愛能跨越一切的阻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