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園地

:::
自發性氣胸的治療與護理
內容下載:

護理部護理長 金盈君

 
自發性氣胸的定義
自發性氣胸的成因,是由於肺臟的不正常氣泡破裂,空氣從破洞漏出後積存在肺臟與胸壁之間的肋膜,進而壓迫肺臟,造成肺臟部分或完全塌陷,稱之為氣胸,會導致病人出現胸悶、胸痛及呼吸困難等症狀。氣泡形成的原因與體質有關,但詳細機制目前仍不清楚。自發性氣胸好發於高瘦身材之年輕人,男女比例大約六比一。胸部X光即可診斷,可看到肺臟塌陷、肋膜腔有漏出之空氣。

圖一 自發性氣胸X光

圖一 自發性氣胸X光


常見症狀
氣胸發生時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胸悶、呼吸困難、咳嗽、突發性單側胸痛、不對稱的胸壁運動、唇、肢端或全身發紫、焦慮、不安、情緒激動,嚴重時會造成全肺塌陷、血壓降低、導致休克和危及生命。

易發生情境:
  1. 劇烈運動。
  2. 舉重物。
  3. 大力咳嗽後。


治療方式
  1. 觀察與追蹤:一般來說若氣胸範圍少於一側胸廓面積10~20%且無症狀者,不需特別治療,但需避免劇烈運動,一週後需回門診追蹤X光,氣胸之氣體約1~2週內會自行吸收。
  2. 觀察、給予氧氣:若氣胸是首次發作,症狀輕微,且僅有少量氣胸,一般可考慮給予氧氣治療及觀察等保守治療即可。
  3. 胸腔引流管引流:若氣胸是首次發作,但塌陷範圍及氣胸量較大,則必須考慮使用胸腔引流管,將多餘的肋膜腔空氣抽出,必要時可以加上負壓抽吸,以加速肺部擴張。經過治療後,由於人體組織有修復的能力,若破裂的不正常氣泡自行修復,氣胸的情況便可好轉,病人即可出院回家休養。
  4. 胸腔鏡手術:藉由胸腔鏡手術進行肺泡之切除,並且置放生物薄膜以促進沾黏,手術治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方式,可將復發率降至約3~5%。


出院須知
傷口可用無菌生理食鹽水由傷口中央向周圍環形清潔,每3天換藥一次。傷口一般需7~14天才能拆線。保持規律生活、勿熬夜,均衡飲食,維持最佳營養狀態,不要過於疲憊。術後三個月內禁止劇烈活動,如足球、打籃球、網球等運動。勿抽菸、避免二手菸及暴露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


參考資料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