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部藥師 魏百翊 |
|||||
子宮內膜異位是一種婦科疾病。在現代育齡女性中並不少見,統計全球約有10%女性患有此疾病,包括有症狀與無症狀。 那子宮內膜異位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子宮內膜在剝落的時候,會以血液的方式流出體外,也就是俗稱的「月經」,身體正常狀態下可以將剝落的內膜排出體外,就算散落在各處,也會被體內的白血球或淋巴球吞噬,但少數人因無法順利吸收內膜,就會在不正常的部位生長,形成子宮內膜異位。若剝落時落在子宮肌肉層,便稱為子宮肌腺症,如果逆流到卵巢,則可能成為巧克力囊腫,其他更少見的還可能發生在膀胱或是肺部。主要的成因可能有以下幾個:經血逆流、藉由血液或淋巴系統傳至身體其他部位、基因突變導致內膜組織不正常增生、免疫系統無法有效清除異常增生的內膜細胞等等。 身為女性們應該如何注意自己是否有可能患有此疾病呢? 子宮內膜異位好發的部位是骨盆腔,所以常會出現的症狀有骨盆腔疼痛、腰背痠痛、月經不順、月經大量出血、性交不順等,發生在其他部位還可能造成頻尿、血便、咳血甚至有不孕的可能,若囊腫逐漸成長,也可能讓腹部增大,若有類似的症狀,可以尋求附近醫院檢查。簡單的檢查方法包括:陰道超音波、抽血(CA125,是一種腫瘤標靶,數值升高有很多種可能,包括月經來臨、妊娠、腹腔發炎、內膜癌、乳癌、肝癌,所以並不能當作診斷的唯一條件),若是較小或不明顯的病灶,則需要藉由較為侵入性的腹腔鏡檢查才可能發現。 治療方式分成兩種:
B. 選擇性:希樂葆(celecoxib)、萬克適(etoricoxib) C. 若有懷孕的打算,可以選擇A類藥品,因為有些研究顯示B類的藥品可能導致延後或抑制排卵。 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 有許多假設認為飲食可能會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可能基於飲食會影響發炎、前列腺素代謝和雌激素活性等。但是目前評估飲食介入的益處及其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症狀影響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品質也有限。
參考資料:
|
|||||